銘傳校刊

校刊113期|校友寫真|經濟部商業司司長 蘇文玲

推動政府紓困案的溫柔力量

2021年5月中至今,台灣遭受新冠肺炎疫清衝擊,重創民間經濟,從大企業到小攤商都叫苦連天。政府推出各項紓困方案時,在電子媒體上常可見到經濟部商業司長蘇文玲的發言,秀氣的面容、溫婉的口吻,在人心惶惶的時節,散發出令人心安的感覺,《工商時報》在七月份的一篇報導中,盛讚蘇文玲除了具有豐富的業界經驗,能與團隊共同規劃出符合今年情境的紓困方案外,還能以「溫柔又堅定」的態度、發揮同理心支持廠商度過疫情難關。這位表現優異的經濟部女長官,正是銘傳五專部國貿科75年畢業校友。

1965年次的蘇文玲國中畢業時,因為不想住校,所以接受父親建議選擇念銘傳,銘傳五年是她生命中最純真無憂的階段。還記得當年學校很重視英文課,偏偏英語聽力教室卻在F樓頂樓的最裡面,有時遇到塞車遲到,居然可以在五分鐘之內,從山底一口氣衝到教室。如今回想起來,真不知如何辦到的?

銘傳札實根基 順利通過托福和高考

專四時,蘇文玲常在公車站遇到以前的國中同學穿著大學服,為了圓大學夢,專五那年,她幾乎都在準備考大學,也順利插班到淡江大學合作經濟系(現產經系前身)。所以銘傳畢業後,她並未踏進就業市場,繼續當學生去了。
升大四那年暑假,蘇文玲報名公務人員高等考試。高考錄取率很低,但因考試科目都是在學校念過的,於是她把課本拿出來念一念,就抱著輕鬆的心情應試。事實上,她最想的是畢業後能出國留學,而且媽媽又支持她去補托福,她對高考結果完全不在意,所以,當爸爸告訴她金榜題名時,她還以為爸爸在開玩笑呢!

在經濟部獲赴美進修機會

通過公務人員高等考試的蘇文玲,因為還在就學,便申請延訓;1989年大學畢業,她被分發到台灣省物資局擔任課員,之後再轉職進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服務。她說:「經濟部長官是我的貴人。我才進去不久,就有幸到國際經濟事務研究班受訓半年,之後更獲得公費留學的機會,到美國懷俄明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攻讀國際硏究碩士。」
當時,蘇文玲新婚不久,夫家是南部鄉間保守家庭,但先生十分支持她赴美進修,為她排除所有阻力。「我的學業很緊湊,但指導教授還是排出時間帶我們去東岸紐約等地參訪,讓我大大開展國際視野,對未來職場發展也發揮助益。懷俄明州是很純樸的地方,我至今很懷念那裡。」蘇文玲說。
蘇文玲在中小企業處一待就是三十年,歷任中小企業處科長、副組長及組長職務,2014年升任副處長,後來更曾代理中小企業處處長及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其實中小企業處工作繁多,但我的個性比較不愛鑽營,在每一個位子上時,只想如何把工作做好,不會刻意去探聽哪裡有缺?哪裡比較好?但因待得時間太久,每一組的業務都做過了,2020年時因應疫情,還辦理各種紓困振興方案,包含企業紓困貸款、振興三倍券等。」她說。

蘇文玲是政府推動紓困案時的溫柔力量


迎接更大的挑戰

2021年2月,原任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轉任他職,蘇文玲獲得長官賞識調任商業司長,她心想:「中小企業處實在待太久了,換一下也好,況且都在經濟部,業務多少有相關,應該不致於陌生。」結果,看和做是兩回事,做起來才知商業司業務龐大,而且緊接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商業司馬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紓困業務
還好,蘇文玲具備豐富的相關經驗。她說:「雖然今年情況與去年大不相同,部分業者停業、餐廳只能外帶,造成內需服務業的衝擊較去年更大,因此今年紓困設計定額制,讓業者可以快點拿到紓困金,同時也在申請條件上增加彈性,同時保留商業服務業的員工自然流動率,及約束雇主不得大量裁員。」

從紓困業務中與產業溝通

疫情造成社會恐慌,但蘇文玲在設計紓困方案細節時,細心且耐煩,對每個事件都認真了解,並能在會議中作出正確判斷,她很了解業者現在需要什麼?接下來會可能會面臨什麼?在紓困討論上,面面俱到的細膩思考,讓不少同仁也感受到安定的力量,並直呼每次開會都學到很多。
上任商業司長以來,蘇文玲有大半時間在處理紓困。她說:「紓困業務量大,但進行過程中,我對產業事務了解更多。紓困就是在作產業溝通,就像同一件衣服要穿在不同人身上,總有袖子太寬或裙子太短的爭議,要照顧最多數只能慢慢溝通。非常感謝跨部會協調時長官支持,以及同仁沒日沒夜的努力,才能達成使命。」

在工作中學會轉念

蘇文玲有兩個女兒,小時候都被她帶到辦公室,小孩寫功課,媽媽加班。而今兩個女兒都分別從研究所及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了。蘇文玲對於即將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有一些建言,她說:「在工作上,一定要學會轉念。因為每一工作必有不愉快、不好做之處,但我們不要和別人比較,要先安住崗位上,想如何做好再說。很多人很愛比,比後心情更不好;其實我們只要想: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好就好。」
面對不知何時結束的疫情,及接踵而來的紓困業務,即使增加很多額外工作,但蘇文玲卻思索著,相較疫情期間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有工作真的很幸福。轉個念,工作再忙再累,心情卻一點都不累了!

 

採訪︱林妙影    撰稿︱阮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