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國際教育招生 全球永續發展

國際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於,運用教育機構的能量,協助學生認知到,人類各族群間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的事實,並藉由各種合作方式,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在學習並尊重彼此多元文化的差異的前提下,培養學生具備成為世界公民的能力,並以此促進全球永續發展。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國際教育有很多面向,諸如締約國際姊妹校,建立學術合作關係,安排教師互訪交流,學生互相交換均屬之,而招收國際生到台灣來當然更是重要面向;從本校國際教育的角度來看,其主要可以達到兩個目的:
其一,讓國際學生運用本校所教導的教育跟知識,去理解台灣諸如社會進步,民主發展,以及高資訊科技等各層面的重要表現。
其二,在本校建立一個具體而微的「在地留學」環境,讓本地生可以不用出國,也一樣享有出國留學的學習環境。
直言之,本校從1999年啟動國際教育以來迄今,110學年度的境外生人數高達2034名,若加上非學位生,則有3691名之多;這些當然都是在歷任校長領導,以及全體教職同仁的努力下所達成的;雖然成效非凡,卻也彰顯出一個事實,亦即國際教育招生皆為從本校啟動的單向實施。
在海外校友人數不斷攀高,海外成立的銘傳校友會也持續增加的前提下,本校的國際教育招生也應該有「落地生根」的作法。
事實上,本校歷年來曾經成立有美國、日本、韓國、泰國、越南、柬埔寨、蒙古等各國教育中心,配合各國現有的校友會,已經具備落地生根的充分條件。
在實際做法上,可以藉由校友會的在地優勢,為有意來台就讀本校的當地國際學生提供升學資訊,協助完成申請手續,進而輔導學生實際赴本校就讀。
誠然,各國銘傳校友會成立時間不一,擁有的綜合能量也有所不同,尤其是若干年輕校友會的校友,因為還在人生職涯的初階段,能夠投入的能量有限;而此,就需要本校校友總會在綱領、實施方向、可用資源、經驗傳承等各方面的協助。
總而言之,在深耕海外校友會的面向上,校友總會要「大手牽小手」,校方則要「扶上馬,送一程」,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國教教育招生在海外校友會生根、成長、以及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