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為增進師生的人文素養,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錢穆故居合作舉辦「游於藝.成於樂:文人音樂的人文世界」藝文講座,4/28(一)下午2:10-3:00、3:10-4:00共兩場在台北校區音樂廳(E202),邀請到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梁正一專任助理教授擔任講師,親自示範與講解傳統音樂,演奏古琴樂曲。
我國傳統音樂的特色之一,即是講究「和諧」。這也是「樂教」認為音樂能夠陶冶人心理論的由來。事實上,從樂音的和諧,延伸至音樂與人、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乃至人心與天地之間的和諧,不僅是傳統音樂的情趣基調之所在,也是其最高的精神嚮往。
另一方面,當代音樂美學也指出了社會文化因素對音樂聆賞體驗的影響。傳統音樂特別容易使人聯想到一種如詩如畫的情境,比如:天蒼蒼野茫茫,牧童在牛背上閉眼吹笛;江楓夜漁火稀,異鄉客在雨中撫蕭。
為了讓師生親身體會「游於藝」的和諧美感,認識傳統文化裡音樂與生活的和諧之美,本次課程講座,銘傳通識中心特別邀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梁正一教授,親自示範與講解傳統音樂,演奏古琴樂曲。
課程環節包含:(一)導聆:古琴樂器及樂曲簡介 ;(二)體驗:古琴樂曲欣賞;(三)延伸:樂曲回顧及傳統音樂的意象;(四)互動交流。活動免費入場,邀請全校師生前往聆聽,近距離體驗不同於當代樂曲欣賞的,別具韻味的「文人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