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疫情下的調適與學習

COVID-19阻斷了人與人之間的頻繁往來,讓地球村不得不節制移動與群聚。肉眼看不見的新冠狀病毒,悄然傳布,無聲無息地侵入人體;轉瞬間,世界各個角落,許多人與至親至愛永隔。從2019到2021年的報紙、網路等新聞中,疫病四起,讓人不勝唏噓的生離死別,無法預料;死亡與不安的陰影,籠罩全球。

即使如此,2021-22學年度開始之際,我們仍能在銘傳校園,安心生活與求學,實屬幸運。生死無常,得更珍惜週遭的家人與朋友,把握能透過網路與實體交互求學的每一天。面對驟變的疫情,尤須戒慎恐懼地自制,調適身心狀態,保持樂觀理性的生活態度,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因應各種外在變化情境。

另一方面,新冠狀病毒也讓人重新發現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或展開人與人之間不同的情感維繫模式。例如,2020年2、3月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現人類被強制隔離時,中國和美國東岸的空汙指數下降,地球乾淨了不少。印度北邊旁遮普邦在商家關閉、汽車停駛、航班取消,空氣污染大幅降低後,居民近30年來第一次清楚看見喜馬拉雅山脈!日本奈良公園內飽餐一頓的小鹿們,享受著無人打擾的櫻花季。台灣三級警戒後,長鬃山羊、藍腹鷴、鯨鯊也都現身!原來人類在自我限縮後,地球生態才有喘息與平衡的機會。


在人際關係上,拜網路數位科技蓬勃發展之賜,分隔數地的親朋好友,可以同時透過Line、Teams、Google meet 等平臺,在全界同時上線見面,彼此問候,維持情誼。校園裏的師長、同仁與同學們,為降低感染風險,加快啟動使用網路授課、開會、討論與聯繫的互動模式。許多國際會議在網路上熱鬧登場,與會者省卻舟車勞頓,一樣能表達意見,公開交流。這都是在疫情爆發之前,始料所未及的。


雖然,人類至今仍無法全然掌控新冠狀病毒的發展!但對以學校為生活主體的師生們來說,在授課輔導的實體與網路切換上,相對單純。唯一要加強與調適地,就是自我管理與規劃生活作息的能力;唯有嚴謹的自律,才會有高效率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品質,安全無虞地度過疫情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