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專欄

文教話題|構築文化軸心的兩岸交流

國際事務外交學程助理教授/蕭力愷
建構主義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一種社會科學理論,自發展以來,已受到學界很大的重視,與現實主義、自由主義並列的三大主流理論範式之一。
建構主義意涵
建構主義內部有不同流派,其中,亞歷山大•溫特(Alexander Wendt)所代表的結構派理論尤為重要。該派認為:在國際社會裡,行為體(agent)之間的互動賦予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以社會意義,人類關係的結構主要是由共有觀念(shared ideas)而不是由物質力量決定的,有目的行為體的認同和利益是由這些觀念建構而成的。利益並不是既有的,而是通過社會互動所建構出來。
建構主義者認為,觀念、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才是維持和平的王道。建構主義主張任何的認同都是社會建構(socially constructed)出來的,認同變了,行為體利益也隨之發生變化,這是種「弱式物質主義」的視野。從某種意義上說,建構主義是種有關認同的政治理論。就台灣民眾而言,對自己認同變了,所追求的利益也隨之發生變化,表現為從謀求光復大陸,到維持現狀,或有些人再到要求建立主權國家(即台灣獨立)。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民眾身份認同變化的動力主要來自台灣內部,外來壓力的作用相對次要,或外來壓力要求台灣維持現狀,台灣自己則仍然要求改變。
超越政治 兩岸文化交流
以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兩岸的文化認同是社會建構出來的。自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至今有近30年,兩岸透過學術、文化、探親、觀光旅遊等方式,使民間互動的模式逐漸建立,積極促進人民之間的互相了解。兩岸交流日益熱絡,交流涉及的範圍廣泛,幾乎遍及所有類別,交流的形式、管道和層次也不斷地擴增,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逐漸從量變到質變。其中,文化因素在兩岸交流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若以台灣的觀點來看未來兩岸文化交流,雙邊皆主張兩岸應降低敵意,不再對立,並同時維持台灣自我的尊嚴,以建構兩岸交流活動的正常化發展。
現階段兩岸民間的文化交流只能前進,已無法後退。因此,我們也可以合理的期盼:兩岸文化的交流必須超越政治,也唯有透過這種軟性和柔性的交流,才可降低兩岸極端、非常理性之政治行為出現的可能性。建議可朝幾方面進行:
建立多元文化 擴大兩岸包容
由於歷史發展的因素,台灣的社會早已是傳統中華文化、日本文化與歐美文化交融在一起。另由於政治的自由高度化,多元文化將成為台灣社會的必然現象,兩岸若以「文化多元文化主義」作為新的「中國文化意識」的主要架構,可避開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和社會特徵等因素,共創兩岸的文明和前景。文化多元主義承認民族國家是一個完整自主的生命體,這種理想能夠將許多異質的有機共同體結合起來,既可達到較高層次的整合,同時又不會壓制內部的族群差異或文化多樣性。
兩岸如果能透過各種交流互動、共同研究等途徑,來擺脫各自歷史定論主義的泥淖,並參考社會學者對於「文化相對主義」(cultural relativism) 的看法,也就是以換位切入對方的角度來培養兩岸之間和諧相處的理性土壤,包括尊重兩岸人民不同的感受、以求同尊異的觀照處理彼此之間歷史的糾葛,在和平相處的社會互動下,交融的趨勢是擋不住的。若彼此皆採用「自我為中心」的本位主義(ethnocentrism)思考模式,只會增加兩岸人民的對立氛圍,兩岸合與分的矛盾終將越演越烈。換言之,本位主義掛帥只會讓文化融合反其道而行。
融合兩岸特色 增進彼此信任
兩岸文化本屬同源,也共同繼承中華文化及歷史情感。六十餘年來,兩岸在文化領域成就各有所長,大陸豐富的傳統與地方藝術資源,是台灣所缺乏的;而台灣融匯近代西方思潮,所蘊涵的勤勞、公平競爭、效率、創意、民主化、多元化國際觀等可貴經驗,也是最大的特色所在。這些具體成果,經由雙方交流,分享擷取所長,轉化實踐至現代化生活之中,將可豐富中華文化的內涵與精神,進而達成文化融合的目的。
對於中華文化如何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大陸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認為兩岸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合作非常深入,陸方經常請台灣手工藝人和民間表演藝術人士到大陸交流,也安排大陸手工藝人到台灣交流,未來要深化這方面合作,前景很好。(2017-10-21, 聯合報)
播種札根 建構認同
一味否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僅不符史實,且將使台灣本土文化失去其根源和支柱。如果意圖切斷台灣的中華文化根源和血源,卻要用南島尋親、羅馬拼音、北望日韓等不著邊際的東西來填補,最後恐怕將掏空台灣本土文化。文化是千百年累積而成的底蘊,不是速食麵,「文化台獨」不能只顧著妖魔化「中國」,意圖除之而後快,而應務實面對中國大陸的方方面面,深思自己的政治文化戰略。
如何建構年輕世代共有的「認同」,對兩岸關係尤其重要,而兩岸教育的持續交流更扮演關鍵的角色。台灣自2011年開始招收陸生來台就讀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兩岸教育交流合作進入正常化、法制化的新紀元。事實上,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已累積了許多合作的經驗與形式,例如:兩岸大學締結聯盟與協議、兩岸文教專業人士互訪或講學,大陸學生來台短期研修,兩岸學生互修大學學位,以及台商在大陸地區設立子弟學校等,都有具體數字與成果。未來,兩岸大學應持續擴大交流與合作,增進彼此的了解與認識。
減少政治干擾 發揮交流效果
過去幾年來,兩岸交流層面已寬廣而深入,舉凡學術、宗教、藝術、科技、體育、新聞、出版、影視等,均已邁開步伐。當今兩岸文化交流,應多一分文化考量,少一分政治較勁;多一份歷史情感,少一分提防猜忌,則前景自不應過度悲觀。
台灣面對全球化浪潮,應正視大陸的崛起,重新積極尋找自我文化的定位與價值;大陸也要登高遠望,求同存異,共同構築一條以文化為軸心的推動扭帶。其累積所醞釀形成的力量,將提供並支撐經濟、政治統合最好的環境平台。文化交流的面向宜廣,實質宜深,效益始得以彰顯。如擴大鼓勵兩岸學者進行中、長期合作研究;共同合作出版;增加交換教授及學生;共同耕耘不同族群之間、具有地區物色之民俗交流活動;及提供年輕世代交流的平台等。藉由學術共用、出片合作、資訊流通、地方季節性文化活動與展演的交流,建立對彼此文化深度的了解與認識,才能發揮文化資源整合與文化融合的效果。

中華文化研習營打開本校學生兩岸文化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