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心底,對美的感覺和經驗有許多種:寧靜的美、浪漫的美、優雅的美,或律動的美。這些美的知覺常以藝術為媒介觸動我們,一幅圖畫引導步入寧靜自在的世界,一部小說誘發溜進浪漫迷人的庭園,一段詩文開啟優雅從容的心靈,一齣表演激颺律動跳躍的步伐。

藝術家固然作為一個媒介者帶我們進入美的天地,但是卻也經常藉著各式各樣創新的途徑,去讓美呈現出爭奇鬥艷的姿態,於是這些創新改變了視覺和聽覺的習慣與經驗,當你我逐漸習慣及接受這些改變時,我們也就發現了一個更奇妙的世界,同時也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及嘗試去探險的嚮往,另外一股創新的能量在大家眼前起伏躍動,勇於自我挑戰,敢為天下先的智者,一躍而出、走在前端,捉住了創新的能量,掌握了成功的機會。原來屬於心裡的美,原來屬於藝術家的創意特權,這時候轉而昇華為人類不斷進步、不斷創新的動力。

羅丹曾經這麼說:不是美感不足,而是發現太少。的確,在你我四週有著太多太多等待去知覺、去欣賞的萬事萬物,但是可惜的是,常常我們卻放棄了自己天賦擁有的感知潛力,不去觀看、不去傾聽、不去知覺。單單把自己閉鎖在一個小方格子裡:手機、電腦、螢光幕、小方桌,自己的世界愈變愈小,跟著視野和氣度也日益窄小,結果可能有如卡夫卡「蛻變」裡的主角格里高爾,雖然想走出自己的小方格,但是終究被變形的自我所困死。若不願如此下場,則趕快跳脫令你變形的方格,去發現更多事物,去觀看、去傾聽、去知覺。

在生活世界裡,藝術家往往是敏銳的觀察者,他們領在你我之前去感知社會的脈動和環境的變化,但是他們終歸是社會大環境影響下的一份子,卻終究本能地反射出生活世界的現象,例如流行音樂,在工業化結構之中,反映的是清楚的邏輯與韻律,因此70、80年代的歌曲皆以旋律為主,但是90年代之後,資訊時代的主導性日益強大,高速度的節奏壓制了規則性的律動,於是音樂曲風亦尚旋律轉為重節奏,同樣的音樂領域外的藝術諸如美術、設計、建築乃至時尚等亦皆雷同。再一次藝術及美學跨出了新步伐,以創新為核心,以數位科技融合生活美學為依托的創意或文創產業應運而生。

對美的感知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對美感的追求,往往觸發人類創新和發現新事物的潛力。作為一個對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及機會的年輕一代,莫要辜負自己的本能和潛力,以與時具進的胸懷,以挑戰自我的勇氣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