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校務發展校園快訊社論

【935期社論】培養公民意識與領導能力:推展國際志工

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各國年輕人有越來越多元的機會與途徑,用不一樣的方式到其他國度去旅行、開拓自己的國際視野。其中到海外擔任短期國際志工的公益旅行,兼具服務學習與旅遊體驗,是一股新興的潮流。國際志工乃跨越國家、民族的疆界,進入另一國家從事一段時間的志願服務,起源於19世紀的傳教士工作及20世紀初期的戰後重建。之後,隨著國際援助組織的形成,讓國際志工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常見的國際志工服務內容包含醫療服務、人道援助、文化交流以及技術交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際志工服務已跳脫過去以援助為主的框架,而能在過程中兼具跨文化學習的功能;參與者透過去到不同國家的社區進行服務,可以體驗、接受並尊重異族文化的差異。

        聯合國於1997年宣布2001年為國際志工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Volunteers),台灣也在同年由內政部公布施行「志願服務法」,其中第24條規定已與國際志工服務潮流接軌。其後,教育部在2004年頒布了「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補助要點」;又於2007年頒布「大專院校服務學習方案」,鼓勵各大學積極推動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青輔會則於同一年通過了「台灣青年國際志工服務隊補助要點」。隨著公部門的努力推動與服務學習在校園內外的落實,台灣青年學子參與國際志願服務逐漸蔚為一股風氣。根據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統計,2001年至2011的十年間,台灣青年參與國際志工人數成長了21%。

        為培養具公民意識與領導統御能力的新世代,以因應全球化瞬息萬變的挑戰,國內外高等教育機構皆積極推動國際志工服務學習教育計畫。透過「跨文化」與「做中學」的經驗學習,開拓學生國際視野,增強其獨立自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國內許多大專院校都已經將國際志工服務結合於學校服務學習目標中。台灣大專生通常透過以下管道或平台參與短期國際志工服務:(1)經由學校老師、課外活動指導組或是社團的資源取得服務機會;(2)參與國內非營利組織所規劃的服務行程;(3)找到適當的海外非營利組織據點,自行規畫前往。

        大專院校學生參與國際志工的動機是非常多元的,常見的重要動機包涵利他主義、提升自我、促進人際關係及尋求文化體驗等。志願服務能夠帶給參與者一種使命感,激起其對他人的關懷與奉獻,從而達到充實自我、改變自我、實現自我的深層發展機會。在理想的情況下,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活動可同時達到「服務」與「學習」的目標。然而,隨著到海外擔任國際志工的公益旅行越來越受到社會推崇與認同,年輕人可能會對國際志工產生不切實際的想像,把到海外從事志願服務視為是自我英雄實踐的方式,甚至掉入「趕流行」的迷思,而把參與國際志工活動當成是一種「取得經歷」、「追求時尚」的另類旅遊。

        政府、學校或公益平台在鼓勵大學青年投入國際志工行列的過程中,不應以人數上「量」的增加為主要目標,而須重視服務效益與志工學習成長「質」的提升。透過完善的事前培訓,使學生在服務他人之前先學會尊重;而服務方案的設計也要考量服務地區的實際需求,並結合學生專長特色。此外,運用完善的支持系統協助國際志工進行跨文化學習經驗的分享,並強調服務過程中結構性的反思,更是讓參與服務的學子在心智方面得到真正成長的關鍵。如此,國際志工的推展才不會淪為滿足政府、學校推動國際化服務學習政策的樣版工具;學生志工也不會因為缺乏對海外服務對象的理解與深入觀察,錯用個人的價值觀或優越感對當地社區造成負面影響。唯有完成妥善嚴謹的行前準備、服務過程、事後反思以及成果分享的完整服務學習循環,才能建立大學生國際志工成熟且可持續的志願服務動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