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大師蔣勳談美,有個最新的體會,那就是:「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感覺」。他不再問你有沒有去聽音樂會,有沒有去看展覽,反而會問:「各位在這裡教學上課了多年,有誰能告訴我教室外那排是什麼樹?」有人問他5歲的孩童學鋼琴還是小提琴好,蔣勳的建議是下班或放學後多抱抱孩子更重要。
蔣勳的理由是,所有的藝術講得都是人的故事,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記得父母親的體溫,他/她將來看畫、聽音樂就很難會有所感動。如果沒有人的記憶,所有藝術對他/她來說,就只是賣弄而已。 蔣勳的意思不是說各種藝術表演與展覽不重要,那些都是人類創作的結晶,本來就是要供人欣賞與對話的,但是欣賞者呢?從小到大學習不少關於藝術的歷史與知識,甚至表演或創作技巧之後,有人為了工作開始忙碌,不再想像年輕時那種追求藝術的熱情;有人雖然投入藝術工作,可是美對他/她來說,只是商品,是要推銷與販售的東西,……曾幾何時,美還是成了日常談話的題材,但是談話的我們卻少了感覺。 所以,現在談美,就必須找回感覺,特別是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感覺。
蔣勳特別提醒我們,每個人在工作忙碌之餘,千萬別忘了「你還是一個人,你必須每分每秒提醒自己回來做人的部分」,從這個感覺出發再去體會、品味在我們週遭的美感。 本校在全面推動「十力」教育之際,其中的美感力,就是要強化學生在專業學習之際,對於藝術的體會與浸潤,從大學基礎的美學常識,包括色彩學、音樂、藝術及美感等基本概念的測驗開始,一直到大一合唱比賽、大二的啦啦舞創意競技、熱音飆歌、大專音樂比賽……,還有一年一度的銘傳文藝獎,不只在課堂上更在社團活動裡,在校園中的創意,在在都是鼓勵同學抓住感覺,經營自己的美感生活。
通識中心的校園駐校藝術家,更是邀請這些美感與美學的創作者現身說法,和我們師生共同分享他/她們創造的歷程,這種分享是最直接的現身說法與實地創作,在教育上就是「潛在課程」的開發,也讓學生在專業技術課程之外,享受更多人文與美感的體驗。 當然,校園內與課程上的美感,絕對不止於上述所提到的上課、比賽與活動,美感力也不是靠測驗或參與的數量多寡來做為評鑑標準,正如蔣勳所言的,「美就是要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感覺」。
現今媒體發展正走向視覺為中心的時代,大量的影音新聞出現在社群媒體,手機的移動時代更是讓影音資訊成為新世代的最愛,同樣地,影音訊息的經營或一張圖表看一個新聞事件,美的設計也結合在其中,就像新聞取材來自於生活與社會,同樣美感也從我們週遭開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