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校務發展校園快訊社論

【950社論】關注高齡少子女化的社會脈動

台灣將於2025年開始進入超高齡社會,代表超過65歲的人口將達總人口的20%以上。而另一方面,台灣於2002年起進入超低生育率國家(總生育率低於1.3者),2015年台灣總生育率約為1.12,估計是全世界生育率第三低的國家。這種高齡化與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發展,將讓台灣面對從未經歷的人口減少年代,對於所有人的未來都將帶來影響,值得大家關切。 當出生率持續下降後,將導致勞動市場的新進員工嚴重不足,會降低國家經濟成長的步調。

另一方面,雖說未來可以透過機器提升工作效率,讓部份的勞力工作由機器取代,而可降低勞工需求,但是未來勞動所需的技能會愈來愈高,無法滿足要求的勞工則會相對增加,因此並無法讓現今的高失業下降,亦即無法獲得實質的勞動力,會進一步拖累已夠少的合格勞工。這暗示未來的工作對學有專精者將會是需求孔急,容易獲得高薪資所得;反之,無法符合職場要求者,就業將更形嚴峻,並失去薪資議價的能力。

這種發展趨勢對學生而言,需要思考如何透過學習獲得專業技能,以符合知識經濟模式的需要。從教學的角度審視,教育的功能將轉成學以致用,網路已解決了大部分取得知識的障礙,教師的角色會從知識供給者變成學習引導者。 當生活與醫療環境進步,已開發國家人民的平均壽命皆達80歲左右,直接影響是扶養比及勞動力下降,使得國家經濟要支撐社會安全網壓力大增,進而減緩經濟成長力道。

年輕一代除直接面對可能的經濟成長減緩外,亦需支付龐大的稅賦以支付福祉成本,因而有造成世代戰爭的疑慮。年長者在面臨傳統養兒防老社會保障制度的消失時,應該主動的進行儲蓄防老、維持健康身體、延長退休及請領養老年齡等因應作為,以紓解世代間的矛盾及維護社會安全制度的健全。 出版《第三波》一書的未來學大師托夫勒(Alvin Toffler)曾說:「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願意學習或重新學習的人。」即反映出面對未來社會變遷下,人們(尤是年輕人)應該不斷學習以應付變局的法則。終生學習能保證實質勞動力的源源不絕,也能延長工作時間,因而減緩高齡少子的衝擊,這也被視為現今最佳的解決方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