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

【841專論】民眾參與在公共藝術的理論及實際-2

「最佳民眾參與獎」的案例 – 三重永福國小 在今年,文化部舉辦的第三屆公共藝術獎,增設了一「最佳參與獎」。新北市三重永福國小的公共藝術則成為本獎項的得主。而我正是當時進行設置計畫的擬定、推動及徵選的委員,也因此對此作品的獲獎感到與有榮焉。 李昀珊老師是本案的藝術家;她在本案中所提的方案包括一件介於新舊建築穿堂間的布告欄設置、一座入口意象裝置、以及所有新校舍的班級牌、教室課表牌、各政空間指示標誌等的規畫及設置。民眾(學生)參與一方面進行美藝教育推廣,一方面則扮演未來各班班級牌設計的「造形」基礎。藝術家在此作品的參與活動中將傳統參與活動中的單一課程模式,擴大成了一組整體由二度到三度創作、有形到抽象、無聲到有聲、學校到社區的「藝術工作營」方式的教育活動。全部六天的課程包含:第一堂:「塗鴉樂」;學生以教師刺激的影像及其自己的想像,塗畫出雲朵,最後剪出一頂帽子穿戴於頭上。第二堂:「造雲活動」;學生在繪本影像的刺激下以陶土捏塑出一系列的「雲朵」。第三堂:「彩雲朵朵飛」;學生以撕貼畫及剪畫法,描繪天空景象。第四堂:「色彩大海嘯」;學生以水彩、油彩、剪畫法等技術或工具,畫出抽象印象的宇宙天空。第五堂:「作雲裳」;學生以棉花、塑紙土、鈴鐺、鐵絲等材料「織」出一件可以穿戴在身上的發聲物件。第六堂:「大雲震」,學生以竹子等多元工具,製作出一件會發出聲音的物件;最後穿戴上前幾天活動所累積的創作,並在社區中進行「小雲朵在社區中的精采飛行及遨遊」的遊街活動。 所有的這些成果在學校中,進行數週的成果展覽。同時藝術家也很貼心的設計了一張「研習證書」,交給參加並完成所有活動的學生。 永福國小的公共藝術的參與活動的形式並非多麼特別,然而有趣的是,校方由一開始對「公共藝術」其實很冷漠,但在參與活動進行完成後,校長及主任的態度忽然轉為積極。六天下來的「藝術營」本身聚集了相當的擴大能量,因而有別於大多數參與活動的「單一性」及「臨時性」;永福國小的活動藉由全面課程的開展,打開了學生視覺及想像的開展,並逐步擴展到觸覺、聽覺,並達到全面身體的感動。李昀珊老師在其教材設計的主旨中說:「以「雲」為主題串連整個藝術冬令營,透過色彩、音樂與身體,讓小朋友感受「五感」結合的藝術創作」。她同時觀察到附近社區的「無趣」及「沉默」,因而希望孩子們的動態活動能加強學校及社區的互動。於是這六天的藝術營所帶來的是一股趣味的張力;並建立所有參加及未參加學生的「集合記憶」。這活動以「喧嘩」、「七嘴八舌」的熱情打入許多老師及孩子的心,並將原本關係薄弱的學校及社區搭起了一座情感的橋梁。 孩子們在第二堂課「造雲活動」也發展成為學校班級牌的基本造型(圖一);當孩子們看到他們的創作成為美麗的金屬板,並成為指引通道方向或教室的指標,他們熱烈的討論著。做為一個「積極」的參與活動,這一個「民眾參與」絕非那些喝喝茶,由長官揭幕,由藝術家導覽的「被動」參與活動。孩子們在這藝術營中被引動,他們歡笑,並熱烈的找尋正式美術課中沒有的創作熱情。說不定,那一天,其中一位孩子便是在這樣的引動中,成為台灣未來的大藝術家。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