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學年度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 ﹣﹣環境保護概論以科學觀點 探索環境危機與議題 觀光學系主任/林青蓉 編者案:觀光系主任林青蓉去年以「台灣環境生態」和「環境保護概論」兩門課獲教育部通識課程數位教材及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補助,101學年度再以「環境保護概論」獲得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補助148,440元。 林青蓉將該課程透過問題意識、課程目標、教學進度及內容規劃、教學助理規劃、指定用書、參考書籍、作業設計、課程網頁規劃、創意及特殊規劃方式呈現,課程以培養具備環境行動的公民為指標,致力結合環境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學實務。 林青蓉娓娓道來,藉由實際參與環保行動計畫的規劃與執行,訓練學生以群體力量解決環境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夥伴關係和人際網路,練習彼此尊重與合作,以磨練環保行動技巧、累積行動經驗,成為具有環境素養與環保行動力的現代公民,從而為個人和群體社會創造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具體實踐永續發展的新價值典範與行動模式。 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過程,在這過程中,個人和社會群體瞭解他們的環境,以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物理和社會文化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並得到必需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進而能個別或集體地行動,以解決現在和將來的環境問題。因此培養出具備環境行動的公民將是環境教育成功與否的一大指標,也是環境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學實務上所該著力的關鍵方向。 每位公民都是生態保護的行動者 然而,台灣許多民眾尚未意識到:每一位地球村的公民,都是保護生態環境不可或缺的行動者和參與者。這使得環境保護工作常常淪為官方樣版的活動,或少數環保人士的孤軍奮戰。雖然有許多團體和個人積極地推動生態環境的保護,但是自然環境仍然在持續惡化。 檢討國內過去的環境教育課程,過於偏重知識的單向傳遞是問題之一,學生學習以知識背頌爲主,僅吸收零碎、片斷的環境知識,因此難以內化,也無法與生活相聯結。在考試制度的學習框架下,學生往往被訓練成應考機器。大學生在環境保護的知識面或許已經建構了基礎的認知;然而在情意面,卻不懂得如何面對各種環境問題爭議之相異立場,深入了解並進行價值澄清;在行動面,也缺乏參與民主審議的素養與經驗,更不要說掌握足夠的工具和技能將環保行動的公民參與延伸到對社區、國家社會更具體的影響上。 另一方面,台灣過去的環境教育論及環境行動時,往往僅止於獨善其身的個人環境行動,而且太過偏重「生態管理」的範疇,亦即個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環保,卻忽略了以群體方式行使的公民行動,諸如「消費者/經濟行爲」、「說服」、「政治行動」、與「法律行動」等。環境教育的成效停留在「做好資源回收、自備購物袋、自備環保杯、自備環保餐具、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等基本的日常生活環保習慣。使得許多環境問題的解決遲滯不前、無法發揮效果。 環境 社會 經濟 三者間的平衡挑戰 「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經濟成長」三者間的平衡,是人類邁向永續生存的重要議題。在認知架構上涉及「三足鼎立」到「大圈圈中的小圈圈」之典範轉移;在行動架構上首先必須面對「生態界限」與「人類慾望」之間的矛盾,亦即「生態環境永續性的要求」及「政治經濟永續性的要求」二者必須相互調和。 挑戰出現在三重的兩難:政府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決策的兩難、人民私利與公益的兩難,及政府政策執行過程中對於尊重專家意見與民眾看法的兩難。如何讓學生看到典範轉移過程中的擺盪現象,而能衝破人類中心主義主流社會範型的陳舊框架,走進生態中心主義新環境範型的理想境界,是一門頗具挑戰性的藝術。 要挽救地球環境持續快速劣化的頹勢,除了個人生活與思維模式的轉化,更需要「工業生態學」、「產品生命週期評估」及「綠色設計」等知識與工具的發展與應用,來加持政府、企業及消費者的判斷、選擇能力。「教育」必須將這些新的系統管理知識與工具,更清楚快速的傳遞出去。丹尼爾.高曼指出:「綠色EQ」不再只是個人的生態智能(Ecological Intelligence),而是所有人一起學習掌握分散存放在廣泛人群中的集體智能。其中包含了三個重點:了解自己造成的衝擊、追求進步、以及分享學習成果。 重視實踐行動的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的目的不只在知識傳遞,更重要的是實踐行動,包括個人生活方式的改革,以及社會結構的轉變,使其更符合生態永續與社會公義。據此,「環境保護概論」不是為了因應或解決某個特定社會問題所開出的新課程,而是一個在核心內涵上隨社會需求不斷演化其授課內容與教學策略的課程。從最早的單向知識傳授與建構,到今日強調「環境議題探索」與「行動技能培養」的「經驗學習」;藉由分組討論、角色扮演、交叉辯論、價值澄清、遊戲操作、影片欣賞、戶外教學、經驗分享等生動活潑、多元的學習策略,搭建起「以學生為主體」之行動導向與問題導向學習鷹架。期能激發學生動機,發展有意義的、與生命經驗相關的學習。 除了透過課堂上環境問題情境的模擬,讓學生體悟到知識與價值情感之內在關聯;更藉由實際參與環保行動計畫的規劃與執行,訓練學生以群體的力量來解決環境問題,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夥伴關係和人際網路,練習彼此尊重與合作,以磨練環保行動技巧、累積行動經驗,使之成為具有環境素養與環保行動力的現代公民,從而為個人和群體社會創造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具體實踐永續發展的新價值典範與行動模式。 以科學觀點 探索環境危機與議題 「環境保護概論」為銘傳大學通識教育自然領域延伸課程之一門,將「經驗學習」應用於大學環境教育的教學與課程設計,使授課內容與教學策略在核心內涵上隨社會需求演化,透過課堂問題情境模擬、線上自學強化問題認知及分組環保行動合作學習三條同時進行的路線,建構出問題導向與行動導向的學習模式。 本課程目標在提供學生以環境科學的觀點為基礎,探索從本土到全球所面臨的各種環境危機與議題;引導學生學習保護環境及解決環境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和工具;培養其議事技能和關切「永續發展」涉及之經濟、社會及政治與生態環境的相互關係;將學習與生活經驗連結起來,磨練行動技巧、累積行動經驗,使之成為具有環境素養與環保行動力的現代公民,從而為個人和群體社會創造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新價值觀與行動模式。 課程內容大體規劃為四個部份(如圖一) 一是「環境議題探索」,透過課堂講授、PBL討論、專題演講及校園環境體檢來學習;二是「永續發展理念與實踐」,透過角色扮演活動、分組討論及課堂講授來學習;三是「綠色文明與人類未來」,透過課堂講授、專題演講及實作練習來學習;四是小組形式的「環保行動」專題報告,透過合作學習方式,創造機會讓同學們進到校園、社區及附近的河川或鄰近的海岸,去探討及調查環境當中有哪些需要被解決的問題,並實際參與環保行動計畫的規劃與執行。 課程內涵三面向 整體課程內涵包含「知識建構」、「情意價值」和「行動技能」三個面向: 「知識建構」部份:運用課堂講授、專題演講、助教帶領小組議題討論及互動式數位教材線上自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關於地球環境危機發生的成因及其所造成之衝擊傷害,尤其強調從自然生態系整體運作的法則,來看各種環境問題間複雜的交互影響;同時引介「工業生態學」、「產品生命週期評估」及「綠色設計」等系統管理知識與工具的發展與應用,強化學生以科學方法來思考並解決環境問題。 「情意價值」:運用問題情境角色扮演分組活動、議題探索分組討論及線上討論區互動分享,強化學生進行環境議題探索的能力,引導學生從案例中,思考議題與事件背後的多元價值。讓學生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聆聽他人的感受,使個人生活與生命經驗與他人和環境連結,並在過程中挑戰或解構個人和集體的舊價值觀,進一步建構環境倫理的新典範。認知的廣度和深度有助於價值態度的釐清,而感受的刺激和價值轉變又會促進對知識的涉獵動機,所以認知面和情意面的學習是交織在一起。 「行動技能」部份:透過合作學習方式完成分組環境行動報告,創造機會讓學生們進到校園,進到社區,進到附近的河川或鄰近的海岸,去探討我們的環境,去體會、去調查環境當中有哪些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從經驗學習的機會中,透過回饋、反思和聽取意見,來凝聚不同的想法以達成共識,同時也培養行動的技能、累積行動經驗,使未來有能力應用這些想法跟技能到一個新的議題、或新的事件上面。「技能提升」會對「知識涉獵」和「價值轉移」帶來新的動能,讓整個學習循環在離開課堂後還能持續下去。 課程價值與任務 透過本課程的學習,期望建構學生如下之知識、能力與價值態度: △認識自然生態環境運作的法則; △意識到人類活動與社會經濟發展對環境之衝擊影響; △瞭解環境問題發生的原因、其所造成的影響與傷害、及因應解決之道; △藉由科學方法和批判思考來解決環境問題; △發展尊重環境、珍惜自然的行動能力。 另一方面,課程的經營將改變傳統單向知識傳遞的授課模式,朝向以學生為主體、合作學習的方向。因此,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學習扮演新的角色,擔負起新的任務。 老師的角色與任務如下: △教『學』,而不是教『書』 △當個學習教練、引導者和分享者 △營造學習的場景、平台與氛圍 △設計遊戲規則並予以執行 △帶領自己和學生穿越恐懼 學生的角色與任務: △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體 △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看見自己學習的樣子 △享受學習帶來的挑戰與成就 △在學習中發現自己是個完整的人 結語 「環境保護概論」為本校通識教育自然領域延伸課程之一門,開課已近十年,深受學子肯定,且在課程核心內涵上隨社會需求不斷演化其授課內容與教學策略。學生深入校園、社區及週遭環境之「環保行動」報告成果豐碩,優異表現屢次獲本校通識優良作品競賽之特優或優等獎勵。 過去這門課也是銘傳大學重點實施之跨校同步遠距教學課程,由銘傳台北校區主播,桃園校區及政治大學收播,課程網站與數位學習平台發展成熟。 本課程於100學年度第1學期獲得教育部顧問室「現代公民核心能力B類課程計畫」經費補助。101學年度則獲得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案。 為更加落實「行動與問題導向」及「學生為主體」之課程設計理念與執行,「環境保護概論」將授課方式調整為傳統上課方式,期望在學校教學及行政系統之肯定與支持下,持續對台灣之學校環境教育貢獻力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