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

【819】公共藝術與我們的城市

建築系助理教授|褚瑞基 【編者案】公共藝術是什麼?簡單來說,它是一種政策及其延伸下的作為;它的基礎來自於百分之一條款,也就是「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中所述的內容:公有建築必須以1%的建築經費作為公共藝術之設置。當1997年「公共藝術設置辦法」通過實施後,在歷經數年的實驗期,直到2000年才出現幾個具指標性大案的設置。然真正約莫在2006之後,地方單位才認真執行相關法令,於是公共藝術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環境中,並成為一種被認識的藝術內容及行為。 儘管公共藝術的執行方式具相當專業性及繁瑣性,公共藝術本質性的內涵確非如此。它絕對不是構築在一種權力的體系及獨裁,而是藝術及其環境及美學教育的普遍性。2008年,公共藝術設置辦法進行一次翻修,法令上的變動在於給予公共藝術一個新定義;「公共藝術」不單純是一種硬體的設置,而是一種讓我們環境及生活更加美好的藝術行為、活動及設置。 PART1 公共藝術與城市美學 隨著國際化的擴張及地域界線的崩解,城市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某些城市因其地域性及城市定位面臨劇烈的區域競爭:競爭於人才、文化、及商業活動等。根據國際上慣用的城市競爭力指標,怡人的居住空間、文化藝術活動及文化空間的多寡、教育的供給度等,也列為其中重要的項目之一。例如以台北為例,在兩岸三地的都市競爭力評比中,台北已由2005年的位居第一,逐步滑落到第四(2010)。當然台北在各方面期待持續努力的面向極多,但它知道在這場競賽中,自己最突出的項目為何;由2010的花博舉辦、2011年的設計大展到2016年預計將申請「設計之都」的策略;台北將試圖以藝術文化的內容及創意行銷自己,並希望以此成就能成為和周圍的國家及城市競爭的基礎。 「公共藝術」於是成為一股文化競爭內容下的可動用力量。一方面公共藝術的設置能改善台北過於僵化及陳舊的市區容貌,同時可在策略性的空間執行美化環境的任務;另一方面,公共藝術執行中所需進行的民眾參與活動,也能增加市民、學生對於公共事務參與的熱情,並能「培力」社區以及居民們的美學涵養。在這幾年中以下數個空間改造便是藉由公共藝術手段,達到改善台北都市環境的努力: 連接前山與後山的自強隧道 這座隧道已使用逾35年,它的老舊及破落令人難以聯想,穿越它之後是宏偉的故宮。於是在2009年開始打造公共藝術,在隧道入口的兩側打造出特殊的龍型及鳳型銅雕隧道入口面,並在進入隧道之後在五處地點以透光玻璃馬賽克拼貼出以春秋、戰國、北魏、明、清等五代不同的龍鳳圖案。這透光的馬賽克質材在隧道的昏暗中透出柔和的燈光,並以故宮瑰寶的眼神招呼著來往匆忙的旅人或路過者,並為他們簡介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它的改善激發了同樣有著以隧道連接前山及後山的木柵居民,他們發出了要辛亥隧道也以「公共藝術」改造環境的聲音。如今這個逐步敗破的老隧道正在進行藝術及藝術作品的徵選,並朝向它的重生邁進。 台北最大的單一公共藝術作品-水源市場 建於50年代的水源市場,因其老舊及立面殘破,曾被選為台北最醜陋的建築之一。但是它之所難以被忍受主要是因為它位於國際性的學府台大的對面、公館地區的核心,更是台北市進出景美、新店地區的視覺要衝。公共藝術的介入計畫被賦予了積極改造城市面貌的任務,然在另一方面更是企圖啟動原有市場攤商,自主性改善環境並維護它的積極動力。 這個作品在2009年邀約了當時已80餘歲的以色列的動態色塊藝術大師雅可亞崗(Yaacov Agam)進行規劃。這稱為「水源之心」的作品以其位於羅斯福路側的主立面為發展,並逐步將整棟建築以藍色系調多變化的金屬版包裹,最終達成整體的建築立面及空間改善。亞崗的主作品有幾個不同的視角可被觀察,若由公館方向往台大大門看去,百摺的摺版出現一股藍白相間的波瀾,它所提醒的是台灣的海洋文化;如果由天橋的正面方向觀賞,它將呈現有如漸層的彩虹,映照在海洋波浪中,此時波光粼粼令人目不暇給;如果由台大方向南望將看到象徵台北族群及文化融合的顏色漸層;177種顏色的混和有如破碎城市中的每一個人,然而混合起來之後卻出現一幅和諧但又具能量的景象。 這件花費約6000萬的「巨作」,不僅是台北單一公共藝術作品的最大件,其成果也不僅是點亮某一個城市的小角落,更是重塑了公館地區的景緻。 連接前山與後山的自強隧道 中山捷運線性公園位於捷運淡水線上方。幾個原因促成台北市文化局動用公共藝術基金,打造一個以藝術為名的公園區域。一為R4出口為通往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出口,由地下道進出的扶梯廳不具有強烈與現代藝術氛圍相當的魅力;同時,通車較早的淡水線是唯一一條沒有撥付1%費用,進行公共藝術設置之捷運;而更加現實的原因,是要在花博開幕前,大幅改善這條主要連通花博圓山站的捷運線。於是藝文界人士呼喊「軸線翻轉」,希望能藝術化或改造站體及週遭環境。 最終完成設置的地點及創作,包含中山地下道的部分牆面、出入口扶梯及公園上的四處地點。由下而上,年輕藝術家許唐瑋(建築系背景)打造一幅外星星際空間的場景「銀河鐵道車站」,是旅人踏上藝術異次之旅前往當代藝術館前的第一個印象,發光的螺旋盤狀體將人帶上手扶梯的轉帶,上升到一個由異想、浪漫甚至瘋狂的藝術之廳。 在上到R4出口,十五個不鏽鋼造的大型「氣球」在人們身邊搖曳。梁任宏的「也通風也報信」有一個浪漫機緣。在車站通風口上方的氣球們,會在列車進佔時開始搖曳,它的「報信」給人們一股奇異的期待,似乎在那人來人往的下方車站中,悲歡離合的劇目都將隨著下一股風及氣流的激發。 由R4往R5為兩個群聚型作品。一為台灣著名普普藝術家李明道(Akibo)所設計的「音響機器人」(BIG POW)。這是一個三個一組站在一個表演劇場上方紅白相間的一大兩小機器人。根據藝術家的遐想,他們三個是一個樂團的團員,高興地接受大家的點歌,並以一曲曲的演奏娛樂大家。實際上這組機器人是一組超大型的喇叭組,任何人只要帶上連接線便可將mp3的歌播放出來。 另一處為高雄師範大學李億勳老師的「台北傳奇」,它包含六個故事化的子題;例如一件附標「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作品,作品中的牆上有幾隻力爭上爬,即將衝過跑道終點的蝸牛;其中一隻已經越過終點並溜起了滑板。這暗示非常明顯,它訴說的是每一個微小的台北居民,都在努力的做著自己份內的事。 此外,這件作品還有可愛的「我們都是一家人」、「淡水來的客人」、「靈感湧現的時刻」等趣味藝術作品,這些幽默有趣的小狗、小蟹、小雞小鴨們提醒匆忙路過的人們,慢下來吧!慢下來吧!和我們一起欣賞台北的傳奇一頁。他們不只是藝術的創作品,更是招呼大家坐在它們身上的街道家具。 PART2 公共藝術與城市經營策略 2012年美國著名旅遊網站「BootsnAll」給予高雄捷運美麗島站最美麗車站第二名殊榮(因其公共藝術「光之穹頂」(圖9);2010「紐約時報」也稱台北寶藏巖共生藝術村是台北必遊景點;而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計畫,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台南必看景點。這三個城市都有這些以藝術之名發光的空間景緻,並持續成為人們重新定義、記憶城市的場所及想像。 改變城市形象的Arts Towada計畫 公共藝術在城市經營的策略上,不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技術及應付法令要求的執行,它可積極成為城市空間的策略及經營手段。它所帶引的不只是硬體設施,並包含整體城市價值的提升。2005年日本極為偏僻的清森縣十和田市,深感於城市沒落及經濟資源的流失,於是提出了「Arts Towada計畫」;其目的是希望以藝術經營來達成六大目標:(1)地域景觀加值化 (2)地域文化資質提升 (3)生活娛樂提供 (4)地方產業的振興及提升 (5)提供當地藝術教育 (6)提升地方的名氣。而其核心計畫乃在建造一座收藏當代藝術的美術館,以及開放由美術館到市中心的「大馬道」兩旁及各綠地,成為一座終年不間斷展覽的戶外藝術大街。 「Arts Towada」在2010年的春天計畫全部完成,整個十和田市也因此產生全面的變化;商業開始展現生機,外國旅遊客絡繹不絕來此參訪,並成為當地人民國際化歷程中的一個窗口經驗。其中的核心計畫「十和田現代美術館」(圖10),由普立茲獎得主西澤立衛所設計,前衛的豎立在城市的入口大道上吸引著訪客。在其周圍廣布於1.1公里長的大街邊順勢化身為免費的戶外美術館。 「城市到處都是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上隨手可得的經驗及享受;觀光客在這區域中拿著地圖追尋有趣的藝術作品,而居民開始接納外來的訪客。這一個原本早已失去生機的城市及居民,似乎正逐步恢復自信;許多上了年紀的居民並挺身而出,成為藝術導覽員及義工。 台北城的URS空間改造計畫 類似以「公共藝術」作為復興沒落城市或區域的策略,最著名的則是由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Kitagawa Fram)所主持的幾個地域復興計畫,例如「新瀉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藝術三年展」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ART SETOUCHI 2010」。北川富朗去年積極訪問台灣,並期待在他的協助下,能為稍嫌乾燥乏味的台北地圖上增加一分趣味。其中由台北都市更新處進行的幾個城市空間改造策略,便包含了北川先生所協助進行的「URS13計畫」。 URS13計畫為URS計畫的子項目。URS為都市重生基地的簡稱,目的乃是利用公有建築或土地,進行文化活動以涵養居民對於周遭的認識,並探詢居民對空間重生未來的可能方向。而公共藝術及其活動則成為最直接和人們可溝通的柔軟語言,而非八股宣傳 。 URS13位於新南港車站後方,原為公賣局瓶蓋場,在廢場之後荒蕪許久。在近幾年房地場狂飆的年代,南港地區再度被關注。如果依照市場邏輯,這塊土地進行都更或是標售必將有巨大利益。可想而知,當這塊土地若成為豪宅的建地,代表台北也將永久喪失了一塊可能的綠地或是公益用途的空間。 都更處於是請了北川富朗以他擅長的「藝術介入都市」策略,策展了一系列由許多國內外藝術家集團隊進行的「藝術佔領」活動。在持續一個月的展期,吸引許多遊客駐足參觀,最重要的參觀者則為南港地區的居民。他們有些是世居此地的老鄰居,但他們從來不知道這高牆後面是什麼。在他們看到廠房中許多老樹及藝術計畫中,引介的許多公共藝術作品後,他們不禁疑問:這一個地方可以成為藝術家聚落嗎? 它可以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基地嗎? 難道將其剷平蓋豪宅,是最好的都市經營策略嗎?當然,這塊土地最終用途還沒有答案,但是民眾的熱情曾被燃起;那些藝術品擾動起人們的心,同時也為台北的地平線上增添起一抹美麗的光彩。 除URS13計畫外,主題為「台北好居」、附題「小確幸」(生活中的小小幸福)的「URS27」藝術行動,儘管已在美麗的11月陽光下落幕;但它卻已帶給許多居民飽滿的小小幸福。 URS27同樣是以公共藝術及其活動的手段,試圖為台北增加一份熱情及都市的質感。在已經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華山車站周圍綠地上(華山大草原),撐架起一群由建築鷹架所搭起的臨時建構物,這裡出現許多有趣的展覽空間及藝術作品。例如一棵由許多家庭中鍋碗瓢盆所組成的樹、一支透明由報紙塞滿的柱子、一座由廢棄塑膠物品堆起的小山。這些作品探究及詢問的是我們身邊無數被放棄的物件,它們所承載的記憶及延伸的想像為何? 公共藝術將成為未來城市經營的主流 今天的城市已不再是單純的試圖滿足居民「食衣住行」的載體,它更能給予居民機會滿足自己的生命價值。藝術是個沒有太大負擔的平台,它邀約所有城市居民、甚至外來的旅客們加入夢想的行列。而這些透過「藝術」的公共對話,不只放大了城市的魅力,更加強了居民面對自己及其子孫們的現在、過去及未來。 如果說公共藝術已經成為一種城市經營的策略,這可是一點都不為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