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曹為忠
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問題終於浮現,重創國際金融中心華爾街,尤其老字號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在2008年的破產,更是震驚全世界,在恐慌心理作祟下,美國股市和房市應聲而倒並波及世界各地金融市場,掀起了一波就某種層面而言可能不亞於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之全球金融海嘯,據保守估計當時全球金融機構所發生的損失恐怕不會低於1兆美元。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位居龍頭老大的美國竟然會爆發如此嚴重之金融危機?其實這一波金融危機並非無跡可循,學者專家早於數年前即陸陸續續提出警告,美國遭受經濟「硬著陸」(Hard Landing)衝擊是遲早的事,因為多年來「美元本位」(Dollar Standard)之形成與壯大,使得美國「泡沫經濟」(Bubble Economy)膨脹至無以復加的地步,呈現「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的假象。 本文首先說明美元本位的意義,然後再解釋為何美元本位係全球金融海嘯的禍首,最後則探討全球金融海嘯所帶來足以讓世人深思熟慮之處。
美元本位的意義 要了解美元本位的意義,有必要先談及國際貨幣制度之演進,「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是國際貨幣制度的先驅,國際經濟活動所產生之債權債務是以黃金輸出入進行清算,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金本位制度開始陷入混亂,因為各國禁止黃金兌換與輸出,混亂的局面一直持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各國有感於重建國際金融體制的迫切性,遂簽訂「布列敦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並創立「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規定各會員國必須以黃金或美元(每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為基準訂定其自身貨幣之價值,並且除了黃金外,亦將美元與英鎊列為國際準備;換句話說,此時國際貨幣制度已演變成所謂的「金匯兌本位制度」(Gold Exchange Standard)。
由於布列敦森林協定所規範的國際貨幣制度有致命的缺失,使得該制度施行不到30年就壽終正寢,主因是國際經濟活動不斷擴增而黃金產量卻遠不及供應,於是對美元產生強烈需求,惟隨著美元發行量攀升,美元信用在國際間開始遭受質疑,因為美國黃金的存量終究有限,如何維持每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的兌換承諾委實是一大考驗。
1960年代後期英鎊大幅貶值,自由市場黃金價格因搶購風潮而遠高於官方所設定的價位,釋出美元換回黃金的要求遂越演越烈,於是美國政府被迫於1971年停止美元與黃金之兌換,從此美元的價值與黃金正式脫鈎,國際貨幣制度乃進入以美元為主,英鎊、馬克、日圓等其他國際通貨為輔之美元本位時代。
美元本位為全球金融海嘯禍首 在美元本位體制下,由於美元價值與黃金脫鈎,也就是美元流通已不再需要黃金作為後盾,因而美國政府印製美鈔花用可以隨心所欲、不再綁手綁腳。在強勢美元政策以及主客觀環境的推動下,過去多年來美國幾乎已成為支撐全球經濟成長的唯一引擎,因為世界各地的超額出口全部仰賴美國龐大進口予以吸收消化,於是包括財政赤字與貿易赤字在內之所謂「雙赤字」(Twin Deficits)問題益形惡化,使得美國負債之高令人瞠目結舌,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美國經常帳赤字在最近短短10年間(2001-2010)竟累積至驚人之5.8兆 美元,而美國政府2010年總債務猶如天文數字般逼近14兆美元。 美國債台高築,理應信用緊縮、利率狂飆、國內經濟奄奄一息才對,令人納悶的是,情況卻剛好顛倒,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信用極度寬鬆,利率低到微乎其微,消費能力之強前所未見,房地產與股票市場在「美國錢淹腳目」的刺激下,暴漲到難以為繼的地步。到底是甚麼原因讓一個負債累累的國家,不僅不必節衣縮食,反而到處呈現一片歌舞昇華的景況?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會太複雜,關鍵之處在於,除了黃金之外,美元仍是國際間最搶手的貨幣,理由是美國乃全球最強的國家,似乎沒有人認為她會有破產的一天,我們從世界各國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存底依然以美元為主,就可以看出端倪,當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台灣等在內之大債主,將辛苦所賺到或所吸收到的外匯資產,大部分又透過各種管道回流美國,我們不難知道,美國享受完世界各國所提供的財貨後,仍然有用之不竭的資金供其繼續揮霍或玩弄各種金錢遊戲。
在上述美元回流模式不斷運作下,美國經濟榮景確實持續不墜,然而有識之士早已憂心如焚並競相提出諍言,強調若不盡早施行有效對策以消弭非理性繁榮之假象,則泡沫經濟崩潰絕非危言聳聽,主政當局應非全然充耳不聞,只是就如同派對正進行到酒酣耳熱之際,通常沒有人願意干犯眾怒貿然將雞尾酒搬走,不過該來的跑不掉,次級房貸問題浮上檯面後,人們終於認清華爾街金融黑洞果然是個無底深淵,於是恐慌效應迅速燎原,一場驚天動地的全球金融海嘯乃席捲而來。
全球金融海嘯的省思 處於資本主義盛行的世代,金融危機似乎稀鬆平常,然而這一波由美國點燃的國際性金融危機卻不該等閒視之,畢竟許多人作夢也沒有想到,全球首屈一指的美國竟然也會被金融危機搞得灰頭土臉並連累他人。二十餘年前經濟榮景達到巔峰,一度讓美國寢食難安的日本,當泡沫經濟崩潰跌破學者專家的眼鏡之後,美國慶幸之餘並未從中記取教訓,反而認為自身的條件大不相同,或許會有經濟衰退的時候,惟金融危機早已經是前塵往事。
其實金融危機的背後,往往有脈絡可循,願意面對並採取因應措施以避免重蹈覆轍方為上策,以下將從這次全球金融海嘯所衍生的諸多教訓中,提出兩項可以讓世人、特別是主政當局反覆思考的議題。
國際貿易最終目的為何?
國際貿易最終目的到底是出口、還是進口?如果您認為是前者,那麼您應該是「出口帶動成長」(Export-Led Growth)的擁護者,放眼當今幾乎所有新興經濟體都是該經濟成長政策之奉行者,理由很簡單,因為包括過去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南韓以及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經濟奇蹟」都是拜此政策所賜,追隨仿效者自然絡繹不絕,然而國際貿易係雙向而非單向的活動,有多少出口量必然要有相對應的進口量與之配合,因此就如同先前所言,在主客觀環境的塑造下,美國成為支撐全球經濟成長之唯一引擎,以致於整體國際貿易呈現失衡的現象,這個現象在中國大陸加入競爭行列之前尚不明顯,惟中國大陸出口量激增之後,出口帶動成長模式的運作遂陷入死胡同,畢竟美國雙赤字之擴增有其極限。
現今美國經濟經過硬著陸洗禮後,全世界主政當局有必要思考如何解決國際貿易嚴重失衡的問題,以免噩夢重演。為了減輕美國的進口負擔,所有經濟體,特別是日本、歐盟、甚至中國大陸,有必要揚棄出口帶動成長一枝獨秀的偏頗思維,慎重考慮如何在出口帶動成長與「國內需求帶動成長」(Domestic Demand-Led Growth)之間取得必要的平衡,也就是說國內經濟要成長,不能光靠別人,自己也要想辦法吸收自己所生產出來的東西;除此之外,為了提高生活水準,隨著經濟之進步,應該適時適量地進口自己無法或不值得自行生產的財貨。 總而言之,出口應當是國際貿易的手段而非目的,國際貿易之最終目的,乃是藉由出口所賺取的外匯,進行必要進口,以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 泡沫經濟無法避免嗎?
經濟繁榮是每個國家夢寐以求,也是攸關政治人物生存與否之關鍵因素,然而當經濟極盛至非理性時,卻可能是夢魘的開端。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富裕程度令人咋舌,據說當時東京天皇所住之處方圓3平方公里內的地價,與美國加州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不久就陷入「失落的十年」之窘境。墨西哥在1992年與美國、加拿大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轟動全世界,旋即創造墨西哥奇蹟,只是不出兩年,金融危機爆發並連累整個拉丁美洲。泰國在1994年是亞洲四虎之一,托拉丁美洲金融風暴之福,外資迅速湧入,導致股票和房地產欣欣向榮,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卻是由泰國揭開序幕。
為何一個經濟體持續繁榮後,似乎免不了泡沫經濟的摧殘?難道沒有辦法事先防範?關於這個問題,學者專家肯定會有答案,然而政治向來凌駕經濟,就政治層面考量,恐怕沒有幾個主政當局有勇氣在經濟一片叫好聲當中,毅然決然反向操作,以便讓沸騰的經濟熱鍋降溫免得爆炸,經由這次全球金融風暴的經驗,我們不難看出,連執政治牛耳的美國都做不到,遑論其他的政治體,不過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有責任感的主政當局應該廣納學者專家的意見,同時在全民的監督下,朝理性繁榮的經濟目標邁進。
結語 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已邁入第四年,各個經濟體是否真的痛定思痛,採取必要措施不得而知,不過歐盟債務危機尚未解除,全球還籠罩在愁雲慘霧當中,積極推動出口帶動成長以避免經濟沒頂,必然還是大多數經濟體當前主要的政策,畢竟國內需求帶動成長緩不濟急,因其非進行全面性改革無以為功,可是改革的過程既漫長且痛苦,再加上各種阻力之掣肘,想要達成既定目標談何容易,看看日本就不難明白,二十年光陰荏苒已過,其經濟成長依然難以自泥淖中掙脫。
當然不容易完成,並不代表可以因循怠惰,美國在金融危機發生後,的確採取一些緊急且有效的因應策略,使得危機不致於無法收拾,世界各地經濟體亦不妨從中汲取教訓,認真探究此波全球性金融風暴所傳遞出之各項警訊並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