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未來競爭力要靠創新」,這句口號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卻仍不時出現在政府官員、企業家與學者的言談中,這意味著它是十分重要的,但也表示多年來的實踐成果仍有待提升。以正規的方式來說,全球化的運動正為各國帶來不斷的挑戰,過去地域性的競爭領域已轉變為全球性的戰場,對於面積小而天然資源稀少的國家,例如:台灣、芬蘭、新加坡等,要面對全球競爭的唯一出路就是強化教育功能,將國家轉為知識密集的組織體,在研發與創新能力上保持領先,以成為科技輸出的大國。
但對於一般人而言,前述哪種屬國家戰略層級的宣示,並不能帶來任何具體的指導,因此也就止於觀念上的認知,在行動上則仍是莫衷一是。一個最常提起的例子是,台灣十分自傲的代工產業是投資趨動的大量生產型代表,而追求創新的Apple則是另一種美學與創造流行的代表,每台iPad的代工收益為11美元,但是擁有品牌的Apple則獲益297美元,兩者的收益差達27倍。對於這樣的產業供應鏈,位於愈高層級者其附加價值愈高,投入相同的資源就能有十倍、百倍的回報,而且更有能力主導市場的方向。要站在供應鏈的頂端,創造力是其中關鍵性的因素。雖然透過追求生產管理的提升,能讓品質更好,獲得高的生產效率,但它終究會達到極限;而創新則是擁有無盡的空間,能夠跳脫先天的限制,進而產生新的市場規則。
要塑造組織具有創新的文化,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一個組織是否能有創新能力,誕生創意,很重要的關鍵是組織的軟性建設中,能夠鼓勵成功的創意,而且不會處罰失敗的創意,則組織就有更大創新的可能性。這也意謂我們需要了解創意要有行動力,要塑造將點子轉換為成果的文化;創意免不了會失敗,因此要能將它視為能量的累積;小的創意也要重視,它可能是獲得大創新的基礎。
當林百里抱怨未能在大學時代獲得創新性的教育時,身為大學的教師以及正在受教的大學生們,是否也該分別省思如何面對這種世界經濟模式的變化,加強自身創新與創造力的培養。在學的學生首先要累積足夠的知識,善於透過閱讀與網路擷取資料、解讀資訊、及對問題能思考與判斷,因為愈多的知識,就愈能產生愈多創意的組合,讓自己成為T型人才。
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要認清沒有創造力的教師是不會教育出有創造力學生的事實,學校沒有只教答案的權利,只有支援學生學習的權利,除了改善教學方法外,也要引導學生能跳脫框架,進行思想的解放與破壞性的創意思考,培養成為創新構想的行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