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應中三甲張育仙 【付出的幸福】 翻身,拍背,抽痰,餵藥,擦澡,復健──。 看護們熟練的動作映入眼簾,床上已經失去自我行為能力的祖父,被這默默的一群,照顧著。生老病死是生命中無可避免的,看似無奈,卻也因為生命的有限,可以發揮無限的生命寬度。 一路上因路途遙遠,我被暈車所苦,不停地在心中抱怨著。昨天也上網查了不少關於創世基金會的資料,自認為我非常了解等一下會遇到的情形。第一次進到創世,我被眼前所見,深深的感動與不捨。感動的是每一位看護員,都將所有的病人,視為自己的孩子或長輩一般,給他們一般例行的生理照護外,我見到他們不時的和病友們聊天,和病友們訴說從前的種種。接著我見到,這個世界上,最單純、最天真的笑容,病友們有些無法發出聲音,但他們由內心發出的些許生想和努力表現出的笑臉,不僅讓照顧他們的人受到鼓舞和希望,也帶給我們無數的啟示與對人生的思考。 其中一位看護員向我們介紹,躺在床上的那一位正是她的兒子。當年他正值十八歲,生命才要開始發光發熱的時候,一場無情的車禍意外,造成他現在的狀況。這位母親強忍住悲傷,繼續地說著。「我們也掙扎過,不想要他再受病苦折磨,但最後我們選擇,不隨意替他做決定,雖然它成了植物人,我們還是接受這樣的命運。我們並非認命,而是,我們相信上天關了一扇門,一定也替我們開了一扇窗。」「你們都和我兒子那時差不多大,他就是一個例子;你們都看到他的樣子,絕對不要逞一時之快,斷送一輩子的人生,讓你們的父母傷心哭泣!」話至此,在場所有的人,心頭都一陣感動卻也聞之鼻酸。 一位偉大的母親,可貴的就是那一份無私無我又無悔的付出。因為她承受過,也更懂得其他病友家屬的心情,她時常用自身的內心歷程,安慰及陪伴家屬那顆徬徨無依的心。她絕對有理由抱怨,也絕對可以自怨自憐的生活;但她沒有,她選擇充實自己,學習足夠的看護技巧,有能力照顧兒子,也奉獻自己服務更多像她兒子一般的病友及家屬。我們今天只來一天,感觸如此之深,可想而知那些經年陪伴及付出的家人及看護,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與毅力;付出,是無所求的,只是認為應該要做就去行,那份對生命的無奈,卻也透過付出時,隨之昇華,成為一股支持自己向前的動力。 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是服務及付出的心態,不要去比較別人付出的比我多,那就失去了初發心的真誠。我可以選擇捐錢給相關單位,但因為我認為我還沒有賺錢的能力,捐的錢也是父母努力賺來的生活費;所以,我決定跟隨林姐一起去探訪獨居老人。 第一次去到陳奶奶家時,她開心的拉著我們去吃飯,此時我不免有點不知所措,心中揣想:「我不是來幫助她的嗎?怎麼讓她忙進忙出的請我們吃飯!這樣好嗎?」我看林姐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視她為親人一般,詢問老奶奶最近身體好嗎?有缺什麼嗎?我好奇的環顧四周,堆放的雜物看似好久沒有整理了,上頭的灰塵,經年累月的覆蓋在其上,我真的沒辦法想像,老奶奶獨自一人居住於這樣的環境中,相較之下,自己是多麼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端在手裡的清粥小菜,是彌足的珍貴,卻又是如此沉重與難以下嚥。 稍作休息後,我和林姐開始幫助陳奶奶打掃家園,清理垃圾,她一直不好意思的說不用忙了,但也無法澆熄我們真誠與熱情。直到此刻我才明白,服務不只是執意用自己的方式去付出,順著受訪者,照顧他們的心使她們不被所謂的同情所傷,也是需要學習的。老奶奶獨自一人居住在此,三不五時也羨慕隔壁鄰家兒孫滿堂的情景,她不是沒有兒女,只是因工作的關係都移居國外,平時念書的念書,工作的工作,都無法時常回來陪伴奶奶。提起兒女,總記得他們嗷嗷待哺的情形,如今卻不在身邊,想來老奶奶的眼眶都泛紅了。 時候不早了,我們也要回去了。老奶奶雖然沒說,我看出她眼神的不捨。一個下午的相聚拉近我們雙方的心,之後她仍然得獨自一人生活著。我忽然明白,服務不在於做了什麼,而是受訪者在那段時間忘記自己是孤身一人,還是有人關心在乎他們的。年老的祖父母和長輩,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享受,她們要的簡單也不過分,辛苦了一輩子,兒女健康平安視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晚年時,他們要的求的,也只是一個最單純的陪伴與傾聽。付出的關懷是持續的,不是一時性起而為之,所以我們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視其為己之親人一般,真誠的與他們相處。 施比受更有福,我們不應該只是扮演手心向上,祈求別人幫助的人,而是要成為一個手心向下隨時付出的人。不一定要前往特殊的機構才是服務的開始,付出由身邊的親人朋友鄰居做起;不過前提是歡喜作,甘願受,付出就要放下,因為那是發心而為,不是為了獲得什麼目的才去為。就像創世基金會的廣告片所呼籲的,「關懷厝邊的老人」,時常關心生活周遭的任何人,給與溫暖與幫助,尤其是奠下社會基礎的老人們。 長輩不是社會的包袱,沒有父母、祖父母,哪來現在的我們與下一代?高齡化社會是未來的趨勢,照顧老人除了專門的機構外,最主要還是家人的陪伴。付出由身邊的人開始,由小事做起,能孝順父母長輩的人,也能用同理心去關懷社會上處於弱勢的人們。不要害怕做的少,也不要管他人的眼光,不只自己有所行動,也要帶動身邊的朋友一起服務社會。因為時間有限,生命有限;所以我們才不該只是為了追求理想而活,也要透過服務去看見生命不同的姿態及調整自我的人生觀,才能豐厚生命與發揮生命的良知良能。 服務與付出並不是一個枯燥的工作,而是一個好習慣。日常生活起居處處直得我們去關心與付出,因為習慣成自然,也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涓涓細流也能成江海之大;經由付出不但服務他人,也能從中更了解自己,早一點明白生命的本質,才能使人生不空過;因為付出的人,心靈是最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