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

【785生活】台灣100年誌-戰後百廢待興時代

民國35年-台灣開始實施地方自治 民國36年-爆發二二八事件 〔歷史上的創痛-二二八事件〕事件導火線是台北市一件私煙查緝血案,進而觸發市民請願、示威、罷工等抗爭行動。事件後政府實施清鄉、逮捕槍決知識菁英和民眾,造成傷亡數字至今難以統計。後續政府以道歉、金錢賠償等方式補償受害者家屬,並訂228為國定紀念日。 民國37年-蔣介石宣誓就任總統 民國38年-三七五減租開始施行 〔土地改革成功的關鍵-三七五減租〕三七五減租是台灣土地改革的第一階段,其意涵為地主向佃農收租時,租額不得超過收穫量的千分之375。由於三七五減租政策成功,才能順利推行後續的「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奠定台灣政治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基礎。 民國38年-發行新台幣 〔財富大縮水-新台幣〕新台幣(New Taiwan Dollar)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後的法定貨幣,當年依據幣制改革方案,40,000元舊台幣只能兌換1元新台幣,財富當場縮水4萬倍。 民國42年-西螺大橋完工通車 〔遠東第一大鐵橋-西螺大橋〕西螺大橋為遠東第一大鐵橋,也是台灣南北運輸的交通樞紐,興建期間還因珍珠港事變使工程停擺。目前橋樑的交通功能已由不遠處的新西螺大橋取代,舊橋每逢假日,成為單車天堂。 民國45年-首屆大專聯考正式實行 〔決定命運的一役-大專聯考〕民國45年開辦的大專聯考,錄取率不到20%,競爭激烈,不是現今學子可以想像,當時陪考家長恐怕比考生還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