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訊

銘傳大學EMI資源中心舉辦種子教師工作坊 全面強化雙語教學能量

【本刊訊】為響應教育部推動的「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銘傳大學EMI資源中心4/26-27兩天,在台北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EMI種子教師工作坊」,透過密集的12個小時培訓與跨領域交流,強化教師雙語授課能力,持續邁向高等教育國際化目標。

本次工作坊課程設計緊湊,涵蓋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教學理論與實務應用,著重於教學策略、AI輔助工具、多模態教學設計與跨文化互動技巧。活動一開始,銘傳大學國際副校長李藍瑜致詞,強調EMI教學為高教轉型關鍵,亦為國家語言政策的重要一環,呼籲全校教師共同投入雙語教學實踐。

接續登場的首位講者為國際學院院長張軒瑄,以「EMI in Taiwan: Getting to Know the What, Why, and How」為題,分享其逾20年的英語授課經驗,指出優質EMI課程需建構良好的語言支持與學習環境,方能提升學生全球競爭力。

在新興科技應用方面,英語教學中心顧問羽角俊之針對「AI Applications」議題進行專題演講,示範如何有效整合AI工具於課堂教學中,拓展教學深度與互動性,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參與度。

EMI資源中心主任張倍禎則以「Multimodality in EMI: Transforming Teaching & Learning」為題,說明在EMI課程中導入多模態教學策略的重要性,藉由結合視覺、聽覺、肢體語言與數位媒體等多元表達方式,有效協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縮短語言隔閡。

第二日課程,持續深化教師教學實務能力。國際學院楊孝康教授以「Interactive Skills and Practice in the EMI Classroom」為題,強調跨文化理解與互動技巧在EMI教室中的關鍵角色,並以其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背景,提供具體實例協助教師建立有效教學互動模式。

壓軸部分由國際學院森亞博教授主講「EMI Methods: Suggestions for EMI Teachers」,透過問題導向方式,探討EMI教學中常見挑戰與解方,並引導教師思考課程設計的系統性與教學反思的重要性,以提升整體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本次工作坊不僅提供實務經驗與理論支撐,更促進教師跨領域對話與教學創新。EMI資源中心期盼透過持續推動專業培訓,協助教師提升雙語教學效能,進而打造銘傳大學特色鮮明、品質卓越的EMI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