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訊社論

銘傳文藝獎 展現銘傳軟實力

「銘傳文藝獎」堂堂進入第三十二個春秋,在COVID-19肆虐之際,本校仍然持續舉辦文藝獎,就是重視人文藝術涵養的表徵。

《左傳》記載孔子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人若是不說不寫,就無法表達自己的意念;而說話和寫作沒有文采條理,流傳就無法遠久。因此,如曹丕《典論.論文》:「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文章能保留歷史、見證歷史,如治國之偉業,是永垂不朽的大事;線條、聲光、影像的藝術表現,也是如此。

第32屆銘傳文藝獎的校園攝影組,以「光」為主題,計有837件作品參賽,是近10年來的參賽新高;其他各組參賽作品,小說25篇、散文84篇、現代詩413篇、英文創作12篇、微電影9件、歌曲創作9件、四格漫畫53件;創作的接力縱隊,依然持續不懈。

所謂大師,就是能在別人司空見慣的事物上,發現新鮮、獨到的美感與真理;最美的題材,往往是身邊缺少探索與發現的人、事、物,靈光乍現,抓住剎那,成為永恒。恭禧所有參賽的同學,完成一份自我的期許,歡喜收割。創作者最珍貴的回報,就是完成創作的喜悅。

創作者靜觀萬物,把單純、單調、極平常的景象,經由意匠經營的藝術化、豐厚化;在內容與形式融合無間之後,才能變成和諧而優美的作品。

文藝能夠展現人的情態形象、心靈英姿與生命律動,從中寄託深遠的人生哲理、生命情調。文藝作品可以是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致,或描寫友誼、愛情、親情、手足之情、悲天憫人的體驗;各種情思在文字、線條、音律中緩緩流瀉,使喜怒哀樂得以純厚。文藝的價值可使觀賞者從過往的生活與閱讀經驗中,產生情感共鳴與內心悸動;進而提升精神生活、豐厚生命的強度、健全人格的發展。

不論是創作或觀覽的銘傳人,若能以唯美的人生態度,在剎那又有限量的生活裏,把握當下的興味與創造,即能處處是風景。雖然超然的創新,極其難得;作品要尋得完全的知己,也十分不易;但身處「銘傳文藝獎」洗禮下的校園,能從容地看待人生世相,也可稱得上是有人文涵養的銘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