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防疫措施愈見嚴峻之前,傳播學院以極其簡約形式舉辦了校慶國際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後真相年代中的媒體與閱聽人」,主題核心雖是環繞當代各類型媒體議題,但刻意突出的重點卻是背後的「後真相」(post-truth),這個概念的提出,部分也是在呼應當下全球(當然包括台灣)對所謂「假訊息」日益氾濫的集體焦慮,而這個主題也正是現當代學界思考的主題之一。

「後真相」概念的提出,主要是源自2017年在德國慕尼黑所召開的一場全球集體安全會議,主辦方德國前駐美大使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所發表的《後真相、後西方、後秩序?》研究報告。此後這個概念開始被廣泛使用,特別是隨著網路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訊息產製日益廉價,社群媒體全面凌駕大眾媒體之際,對「後真相」現象的理解,也變得日趨重要。

所謂「後真相」,即是指現今因為各種以「事實」為名的真相時刻都在量產,數量大到完全無從辨識與查證,於是真相變得已經不再重要,甚至根本不必費神經營出一個讓人們信服的真相。後真相不是說「真相死亡之後」會怎樣,而是說真相根本已經無從判定,變得無關緊要了。
「後真相」最大的負面效應,還不是在於忽視真相、不顧事實,而是「立場先行」。解決疑難不再是「事實勝於雄辯」,而是「雄辯勝於事實」,意見重於事實,立場決定是非;人們把情感和感覺放在首位,證據、事實和真相淪為次要(甚至毫不重要);媒體或政治人物說謊,不再是為了瞞騙,而是鞏固目標群眾的偏見,換取共鳴與支持,結果導致人們不再信任媒體報導。

就以近日全球所最關注的新冠狀病毒肆虐議題為例,傳佈在各個社群媒體上有關疫情或是治療秘方等各種真偽訊息,每天都在量產,根本無從核實,如一度傳出奎寧有神效,在尚未臨床證實下,台灣也有不少人在轉貼,連美國總統川普都跟著推廣,結果美國國內就有人因不當服用喪生,試想我們如何不慎重以對?

生存在「後真相」的年代,太多的宣稱的「事實」,流動於我們的視聽空間,根本無從辨識真偽,我們唯一的應對之法還是冷靜、懷疑與查證,而且不盲從、不傳佈,這不是老生長談,卻是一種活在當代必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