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連線

文教話題|攝取益生菌 達到腸道保健效果

生物科技系教授/陳奕伸
益生菌(Probiotics)一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就定義上而言,只要是能對人體產生良好影響的微生物,便可稱之為「益生菌」。
過去的研究發現,人類腸道內的細菌種類大概有4、5百種,總數接近100兆這麼多,我們一般統稱這些細菌為「腸道細菌叢」。這些細菌的種類包含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當然也包含了另外一些可能對我們身體造成不良危害的壞菌。能否讓好菌的數目優於壞菌,則是決定身體健康的重要的關鍵之一。
日本非常重視腸道保重
在探討更多生物學的東西之前,想要分享自己在日本及台灣之間觀察到的幾個現象,或許可以提供大家參考看看。記得自己在日本念書的時候,每個星期都會固定看到養樂多小姐送優酪乳或養樂多到研究所給各個訂購的老師與職員;其次,日本的超市、電車或各種媒體上,也可以經常可以看到各種益生菌產品的陳列與廣告,這些大多是飲料或優格的方式販售,價格相對親民且隨手可得。
從小地方可以看到,腸道保健的觀念其實在日本已經相當普及,且不見得需要花大錢就可以做到。反觀台灣,我們的確有一些與日本不同的地方,除了益生菌產品的口味與呈現方式不多之外,一般超市的層架上也鮮少提供更多不同的益生菌種類與口味,供消費者作選擇。
便祕對身體傷害很大
回到益生菌的本題,在課堂上常用一個簡單的概念,告訴學生便秘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簡單來說,食物經消化吸收後,一部分經過尿液排出體外,剩下的則是藉由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在離開人體之前,這些糞便會大腸停留,倘若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太久,水份被吸收過多,可以預期的是糞便本身將會變得乾硬,造成排便上的困難。
最可怕的是一些原本應該「準時」離開身體的毒素,可能因為停留時間太久,對大腸壁造成反覆性的傷害。輕則產生膚質變差、身體老化、營養不良或是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嚴重的話,一些細菌毒素、亞硝基化合物或二次膽汁酸等物質,可能誘發大腸產生病變,造成永久的遺憾。
以腸道保健為重點
因為益生菌的菌種繁多,無法在此盡述,以腸道保健作為這次討論的重點。既是如此,究竟益生菌如何幫助我們維持腸道健康,避免不好的影響產生呢?首先,以益生菌的種類來說,首推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與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二種細菌,乳酸及醋酸是這二種細菌代謝醣類之後可以產生的有機酸,這些有機酸除了可以刺激腸道蠕動之外,因為許多腸道壞菌不耐酸,所以當腸道偏酸時便有機會降低這些壞菌的生長。
除了有機酸之外,益生菌菌體的成分及其他代謝物質,有助於我們的腸道維持在較佳的情況之下。除了便祕的預防之外,相關的學術研究也闡述了幾項腸道益生菌在其他方面可能提供的好處,例如因為益生菌會搶奪病原菌的養分並使腸道pH值偏低,所以可以降低病原菌附著腸道的機會,伴隨而來的是可以降低細菌毒素的生成與提升宿主免疫力等正面的作用。
適時提供腸道不同的刺激
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眾多,無法評論各家產品的優缺點,但有幾個點大家不妨參考看看。首先,有些廉價多多類的產品,只有多多風味,沒有乳酸菌或乳酸菌甚少者,建議可以省略,因為獲得的熱量比乳酸菌帶來的好處少。其次,不見得高價的產品就是好,有些高價產品強調自己裡面加了十幾種乳酸菌,但其實保健效果一般,更惡劣的是有些產品會添加一些輕瀉的物質,讓消費者覺得有效,這已經失去了益生菌整腸的本意了。最後是要經常性攝取,不妨每個星期換一種益生菌攝取看看,適時提供腸道不同的刺激,或許也是不錯的嘗試。
除了益生菌之外,還有一種稱為「益菌生 (Prebiotics)」,指的是能改善腸道菌相平衡的難消化食品成分,例如寡糖與不易消化的植物纖維等。簡單比喻的話,寡糖就像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幫助增加好菌的數目,建議可以搭配益菌食用。這幾年的研究指出,無論乳酸菌的活菌或死菌都能提供一定的腸道保健效果,經常攝取益生菌才能真正達到較好的保健效果。最後,期許未來也能有更多價格親民、口味多變且糖分較低的益生菌飲品或食品出現在消費市場上,讓腸道保健也能像台灣的茶飲文化一樣,讓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順便保健我們的腸道。
—————————-

「樂活體內‧煥發光彩‧自信日記‧おいしい」,由本校與信東生技共同設計研發的O17順暢乳酸菌,現在全面上市,有興趣者可至基河校區產學暨推廣處現場購買,或電洽(02)2882-4564分機8204,或E-mail:hsiao@mail.mcu.edu.tw訂購,校內同仁及學生優惠價格,每盒499元,內含30小包,另有醫美等級配方的HOLD TIME厚待面膜,每盒6片裝,售價299元,歡迎選購,自用送禮兩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