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連線

文教話題|強化偏差犯罪預防工作

從了解青少年發展脈絡做起
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
台灣有句諺語稱:小時偷摘瓢,大時偷牽牛。另知名教育心理學者張春興教授也曾說: 「青少年問題,根源於家庭,顯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此句話道盡了少年偏差犯罪的發展歷程。而在犯罪學上有關犯罪行為開始的研究,一般均認為始自孩童時的家庭影響或是青少年時期的學校影響。
雖然青少年犯罪的開始情形都大同小異,大多存在諸如放牛班、抽煙、逃學、說謊、偷竊等現象。另在家庭方面的親子關係不良、拙劣的管教態度和技術,以及偏差同儕的影響都是造成青少年走上偏差犯罪的原因。前述說明足以發現,在人的一生行為發展過程之中,若未從小開始形塑,至青少年時期又適逢發展階段中的叛逆與狂風暴雨期,可能會因此而上偏差犯罪之路,不可不加以留意。
紮根犯罪預防行為
誠如上述,許多犯罪都有所謂「門檻理論」之脈絡可循,例如菸酒之於毒品、性騷擾之於性侵害、竊盜之於貪污、家暴之於傷害;再由法務部統計近10年來犯罪少年之年齡,均集中於14歲以上18歲未滿之年齡層,尤以「17歲以上18歲未滿」之年齡層所占比例最高,且逐年明顯成長,似乎可由Terrie Moffitt所提出的配對發展理論(Complementary Pair of Developmental Theories)來說明青少年時期為犯罪的高峰期。另為避免少年兒童非行演變成習慣性行為,有關加強少年非行之矯治與輔導以預防再犯,應屬刻不容緩。當然,少年犯之於成年犯,「今日的少年犯,或許就是明日的成年犯」,雖然這種門檻的實證並非百分之百,但至少提醒我們在門檻階段的預防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青少年,心智未臻成熟,若能在跨過「門檻」前之偏差行為予以導正,在觀念認知上予以輔導,是可以發揮相當強大的預防功效的,甚至可謂青少年犯罪預防行為的紮根理論亦不為過。
關注青少年發展
因此,關注青少年時期的發展歷程似乎是當務之急,但根據官方統計的資料指出,台灣每年投資在兒少方面的預算平均只佔3.5%,對青少年族群的投注仍處於沒人、沒預算、沒資源的爹不疼,娘不愛的族群,也有人戲稱,寧可把錢捐給老人長照機構,也不願意捐給青少年服務機構。如此的氛圍,如何能期待這群孩子能朝正向發展?
在現今的社會中,我們不難發現青少年正向價值觀與獨立判斷能力,不斷流失的重大原因,常來自父母過度的呵護及無節制的關愛,「孝子(女)」、「媽寶」(粵語稱之為裙腳仔)等嘲諷父母及青少年的負面名詞出現,直接點出了下一世代社會結構與國家人口素質的隱性危機;觀乎近年來,新聞媒播持續發生令人遺憾、也令人震撼的逆倫悲劇,吾等除了扼腕之外,更需不斷反思其原因所在!
從根做起 系統化防治
本人多年投注於對青少年議題之關心,希望能在有限的資源下,對青少年議題略盡棉薄之力,萌發了撰寫「青少年發展及其偏差行為預防」之動機,從青少年的意義、青少年發展的理論談起,並論及青少年個體之生理、自我、情緒及社會化、道德等發展面向,再論及家庭、學校、同儕及社會對青少年的影響,最後一部分談論青少年偏差(如網路沉迷、自我傷害、中輟及藥物濫用)及犯罪問題與對策,最後將時下的校園霸凌議題單獨列出討論,以及少年矯正處遇等。期望藉由全方位青少年議題面向的探討,使吾人能對青少年族群能有更全面性的了解,期望在了解之後,能有更多有心人士投入對青少年族群關懷工作。
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防治向來為「犯罪預防學」領域中最為人所關注的議題之一,其中家庭、同儕關係的發展,更是影響青少年成長歷程的重要關鍵因素。青少年生命早期的偏差行為,如受到標籤化,其後所衍生的犯罪行為,對於整體社會,必須承受及付出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如何透過國家福利與法治環境的健全,強化青少年原生家庭的組織結構,給予青少年正向能量的人格引導,「從根做起」並系統化一切防治作為,是政府避免青少年誤入歧途的必要工程。因此,解決青少年問題,肯定是政府安定社會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