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專欄

文教話題|人生如戲 存在當下

心理系副教授/許金田
在完美溝通的境界中,會說話充其量只佔10%的影響力,這僅是人際溝通的「術」而已,「對話」才是重點,對話包含理解與回應,就如同籃球賽一樣,把球傳出去只是基本,重點是能否理解隊員眼神與戰術,適合扮演好轉傳的角色並贏得勝利。然而人際溝通的理解與回應,比球場溝通難得多了,固有的價值觀及偏好影響我們的認知,而雙方互動過程引發的情緖會進一步左右思考,讓我們無法適切的回應。
從內省做起 溝通之道竟其功
父母平時一再叮嚀要以同理心傾聽孩子心聲,主管一再自我提醒多一點體諒與寛容來看待部屬過錯,而當面對孩子「大逆不道」的言行舉止,及部屬「愚蠢至極」的工作表現時,一時之間平時所學的溝通技術絲毫無用武之地。為什麼?因為我們是正常人,難免有七情六慾,回想你上次生氣的樣子,講出不該講的話,做了不該做的舉動,明知如此,還是這麼想、說、做了。請你回想,上次生氣過後心情如何?處理生氣引發的殘局,比清理颱風後滿目瘡痍的家園更費勁,但你還是重蹈覆轍。
因此,解決「別人為何總是不懂我的心」的問題,從外求溝通技術是不可得的,只有從內省做起,回到溝通之道方可竟其功。溝通術,多用於人際互動,強調彼此了解,而溝通之道,多用於自我覺察,強調安住當下。如同少林練武先札馬步般,長期練習能使人身體自然重心下移,腳下生根,步伐穩固,不易被擊倒,相同的道理,溝通的本體是你,心緒若處於飄浮不定,易受到外界影響而露出猙獰的面目。
安住當下的心 定靜安慮得
溝通之道的焦點在於你自己,在希望別人懂你的心之前,先讓自己定,大學曰:「定、靜、安、慮、得」,學習讓自己的心不妄動,你才有可能獲得全然的自己。唯有安住當下的心,才是自由的心,也才能獲得快樂,美國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2010年刊登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飄移的心是不快樂的心(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該文指出,不像其他動物,人類花很多時間思索不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凝思發生於過去的事件、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或者也許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不受刺激所左右的思維」及「飄移不定的心」是人類大腦的內建模式,雖然這是人類成長進化過程的重要能力,但也因此要付出許多情緒上的代價,該文結論:飄移不定的心比專注於當下的心不快樂。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不良人際溝通的傷害,不在於溝通的當下,通常是在曲終人散後自己獨處的「想」產生的毒果。也許你跟別人不良溝通3分鐘,回家卻跟自己對話超過300分鐘,特別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發現,最不聽使喚的其實是你的心,心思飄移時,內側前額葉皮質會讓人進入默想與憂心的狀態,明明身體累了,心就是停不下來,造成失眠。繁忙與飄移不定的心,讓人忘記「放鬆」。心太忙,錯失生活經驗的價值與意義,腦海中總塞滿自認重要的事,沒空停下來聽聽、看看週遭事物,沒空關心自己的身體,受到不停地「擔心」殘害。
存在當下的練習招式
一、修習正念(Mindfulness):學習安頓自我與培育覺察、練習與自我同在,長期處在心不在焉的狀態,就會失去生命中許多最美麗與最有意義的事情;二、學習成為情緒的旁觀者:無法停止思考,證明心智情緒操控了你,試著觀照情緒,成為「觀看這個思考者」的本體(Being),以局外人的思緒笑看正在生氣與不安的自己;三、學習如何不思考:過去我們習慣以「思維」(thinking mind)幫助尋找答案,現在要練習以「不思考」(non-thinking)解決問題;四、練習,關注內在身體:愈能意識身體,身體的免疫力就愈強,身體關注,每個細胞都會清醒過來,歡欣鼓舞,這是最有效的自癒方法,賈伯斯肯定冥想帶來創意幫助,專注內在身體可增強心理免疫力,不受別人負面情緒能量的侵擾。嘗試每天起床後或入睡前的幾分鐘試著讓意識「充盈」身體,平躺並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選擇的身體部位,可能是手、腳、腹部、胸膛或頭,深深感受這些部位蘊含的生命能量,然後將注意力像波浪一樣,從頭到腳來回沖刷約一分鐘感受整個「內在身體」,想像它是一個單一能量場,維持感覺幾分鐘,全神貫注於全身每一個細胞。
「人生如戲」,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個人同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會帶給你不同的壓力,就如同沙士比亞之「人生七階段的角色」:在情愛、名譽、地位、財富、歡樂、成就裡汲汲追求,而隨波浮沉。若我們真能體悟人生是一場過眼雲煙的戲,就越能超越演員的角色,而成為一個旁觀者,觀看自己和他人的演出。
(本文參考喬.卡巴金(2013),正念療癒力:八週找回平靜、自信與智慧的自己,野人出版;及艾克哈特.托勒(2015),當下的力量:通往靈性開悟的指引,橡實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