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專欄

文教話題|新編崑劇之美《蔡文姬》

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許美玲
編者案:繼共同教育學院主辦,台灣戲曲中心國光舉團協辦,4/14-25在中正紀念堂美齡廳,展出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許美玲博士個展《東方舞戲創作三部曲》,展出作品以油畫呈現舞戲文物、舞戲藝術後。由中央研究院戲曲院士曾永義教授新編崑劇之美《蔡文姬》,此劇碼由曾院士學生許美玲創作,透過油畫呈現舞蹈身段、音樂節奏與崑曲美感巧妙結合。
12/1-8許美玲的油畫個展在台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藝術廳翩然現身,12/2(六)上午十點舉行開幕式。配合這場個展,曾永義院士11/28(二)上午十點特別應邀前來本校台北校區音樂廳進行專題講座,暢談「千古胡笳怨—崑劇之美《蔡文姬》」。中國文學史上極負盛名的才女蔡文姬,表現在文學、音樂、書法三方面的出眾才華;而畫家如何融合詩、樂、歌舞,以油畫揮灑出崑曲表現蔡文姬豐富的情感與思想內涵。
在油畫創作上,融合音樂、舞蹈、文學、美術等各種藝術特質,將傳統中國畫加以變體,由具象到抽象,從有法到無法,隨著舞戲畫家文物鑑識與舞蹈的經驗,創造抽象動人的新奇美感。
完成運用融合寫實、抽象「東方舞戲」創作三部曲:第一部-崑曲,第二部-漢、唐舞戲,第三部-無調性現代曲,以油畫之筆觸呈現中國書法寫意之氣韻後。再結合由中央研究院戲曲院士曾永義教授新編崑劇之美《蔡文姬》(名琰),推出新的油畫個展。
《蔡文姬》是中國文學史上極負盛名的才女,表現在文學、音樂、書法三方面;從而有了五言〈悲憤詩〉、騷體〈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膾炙人口的作品。由藝文中心主任林宜毓舞台設計,台灣京崑劇團演出,藉由新編崑曲表演呈現才女蔡文姬一生的風采。
創作第一部-崑曲,創作靈感主要來自曾永義院士崑曲編撰-《蔡文姬》、《梁祝》、《桃花扇》、《青白蛇》、《楊妃夢》、《霸王虞姬》、《西施》…,透過畫筆描繪曾永義院士心中瑾瑜與內蘊華彩;還有洪惟助教授編撰的《牡丹亭》,以及國光劇團演出的《快雪時晴》、《三個人兒兩盞燈》….等新編京劇。透過舞蹈身段、音樂節奏與崑曲美感巧妙結合,融合詩、樂、歌舞,表現崑曲豐富的情感與思想內涵。畫作背景抽象、自由線條色彩,表現舞袖冠帶飛揚,體態婀娜的舞戲神妙境界,符合傅毅在《舞賦》中所言”顯志”與”名詩”的境界。
創作第二部-無調性現代曲,來自畫家豐富舞蹈、遊歷經驗,由肢體延展起始,透過線條、色彩與形象,強調繪畫的平面性,不具體描繪物象,是寫實透視繪畫的反動。
油畫的創作,來自舞蹈經驗,由肢體延展呼應抽象畫表現,將中國書法與舞蹈肢體合一,再運用滴畫技法、圈點暈染與全方位視點構圖,融合線條、色彩與形象,是現代畫派風格,強調繪畫的平面性,沒有寫實物象,是透視繪畫的反動。曾追隨李丹的芭蕾,繪畫師承孫家勤仕女畫與鄭善禧民俗畫風,西畫則接受吳承硯、單淑子老師指導,持續創作不懈。
歷經台北故宮博物院多年書畫鑒識課程,結合繪畫史學,完成佘成教授指導碩士論文《北宋瀛山圖之研究》與曾永義院士指導博士論文《宋代樂舞伎之研究》。1992年後,經常利用教學課餘遊歷作畫,足跡遍及歐、美各地,深受西班牙畢卡索、達利,以及南法馬諦斯、夏卡爾作品的影響,獲得極佳的創作體驗,「融合中國書法的線條與油畫色彩的變化,表現中國崑曲詩、舞、樂融合美感意境,可以是創作的真正主題與方向」。
從2002年創作迄今,持續推出個展和參加聯展,作品Stavinsky Firework 煙火 油畫15F獲銘傳大學典藏,而城市大學、華岡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國立中正大學也典藏抽象油畫、敦煌45窟菩薩、舞樂畫像石、畫像石盤鼓舞圖等油畫創作。
熱愛教學,熱愛創作,熱愛藝術,在藝術創作的路上,透過展覽作為藝術觸媒,分享油畫美的意境,進入寧靜自在的世界,開啟優雅從容的心靈,激颺律動跳躍的步伐。
千古胡笳怨,崑劇之美《蔡文姬》,由一場中央研究院戲曲院士曾永義的演講揭開在銘傳音樂廳11/28序幕,再由個人油畫展接棒在台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展出,12/2在新開幕的台灣戲曲中心,台灣京崑劇團壓軸演出崑劇,敬請熱請參與經典藝術大結合,並期待你的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