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思彥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整個學期的讀書累積許多疲勞,旅行是我認為既能紓壓又能同時繼續吸收新知的方式。旅行,可以是一個人、兩個人或者一群人,當然交通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從徒步、單車、滑板、開車、直排輪、搭便車等無奇不有,取決於你想要用什麼樣的速度體驗這趟旅程。
說起寒假旅行經驗前,先與各位分享對我而言「旅行」與「旅遊」的差別。「旅行」我認為比較偏向心靈上的感受,不特別去設立目的地,享受於旅行的當下,《絲路上游:橫越亞洲的永夏之旅》張瑞夫曾說:「旅行是由一連串的不期而遇組成。」只要當下很自在地享受旅行,就會發現處處充滿著驚喜;至於何謂「旅遊」呢?我認為很多時候當你因為害怕旅程會遇到的大小驚喜或擔心會錯過哪一個書上說的必玩景點,因此籌備著縝密的計畫。開始旅遊也只是一個點趕著一個點,許多還不夠盡興就要離開,只因為一句「我怕下個點沒玩到。」或許旅行相較旅遊會比較辛苦,但我幾次旅行的經驗都與認識旅行之前的收穫,有著十分大的差異。
猶記得那時原先一群夥伴說好要去金門拍比賽短片,最後紛紛因為家庭因素與個人私事打了退堂鼓,最後僅剩我一個。當時我並不因此決定放棄這趟旅程,仍一人獨自飛往金門,這趟旅行我走到哪玩到哪,隨時因為路旁的一個小驚喜就停下小步,往往一停就是半小時以上,深度旅行而非走馬看花,讓我初次拜訪金門就好像住上一段時間的返鄉人,透過在地人的介紹讓我能體驗更道地的旅行,這是在懂得品嚐旅行之前不曾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