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牛津大學公布了一份經過分析700種常見職業後,而撰寫的《就業的未來》(The Future of Employment)研究報告中,列出了十大容易被機器取代的工作,包括電話行銷員、房產背景查核人員、手工裁縫、記帳員、保險核保人員、手錶修理師傅、貨運運輸人員、代理報稅人員、照片沖洗和沖印機操作人員和銀行開戶客服人員等,報告並進一步認為,未來美國有多達47%的工作將由機器取代人工。這不禁讓我們想知道,機器是如何取代人力的?哪些職業將面臨如此困境?又有哪些職業較不受影響?未來要如何面對這種時代趨勢?

許多的研究都直指數位科技的指數型進展,特別是以電腦軟硬體與網路為核心的科技(遵循摩爾定律),不僅讓機器由機器肌肉型態,進展到具有人工智慧的思考機器,使得過去僅侵蝕藍領工作,擴大到白領工作的範疇,特別是白領工作的高薪與福利,引來更多取代的動機。過去我們認為機器取代的是勞力密集產業,而這一部分也確實發生了,例如近期富士康宣布將引進一百萬台機器人進入生產線。

但另一方面,因為機器學習與演算法技術的進步,機器在自動駕駛、語音辨識、益智遊戲、股票交易、文件分析、寫作、翻譯的能力都已贏過人類,並朝取代人類工作之路邁進。以Google的無人駕駛車為例,目前已完成近百萬英里的實際道路測試,僅發生二次事故,一次是由人駕駛時發生,一次是因為不遵守規則的人類駕駛追撞造成,這種紀錄遠優於人類駕駛,這意味未來全球近七千萬的駕駛將被取代,汽車也因為損傷降低影響修車與零件等產業。

機器也並非萬能。摩拉維克弔詭(Moraver paradox)說明高層次的推理需要較少的計算,低層次的感覺運動技巧反而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這意味按照法則推論的標準作業類工作(如股票分析師、會計師)是電腦擅長的工作,而園丁、清潔、修理這類型人類擅長的工作,反而是機器困難完成的。這也告訴我們,處於如此的時代,首先要體認人類的優勢,例如構思發想、大框架的型態辨識、複雜的溝通等。但不幸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仍然以死背和讀寫算的能力培養為主。面對知識與科技劇增的時代,教育體制仍強調大學的社交經驗甚於學術經驗,無法造就出強烈學習動機的學生,將會在模糊的未來中迷失方向,甚至陷於被取代的職業中。

當我們的技能、組織與制度,無法跟上科技改變的步伐,就會造成某些職業的消失。而失去工作的人就會轉向那些尚存的職缺,但相對的經濟總值並不會改變,因此形成職務競爭激烈,薪資下降的循環中。人類與機器,在未來預期會朝相互合作之途發展,進入機器只能扮演輔助性角色的領域,是較為智慧的選擇。 當愈來愈多例行性工作被機器接手後,像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就更能凸顯人類的優勢,我們在教育階段就應主動去學得這些技能,並善用科技建立學習與教學的新模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