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生態篇
茶鄉坪林特色景觀 應英╱陳妍筑
在坪林,茶樹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棵茶樹從葉子到根部都被人們利用得淋漓盡致:茶葉可以入菜或當作飲品,茶樹當柴燒有類似於瓦斯的功能,茶籽還能夠榨取成油並入菜,茶籽渣甚至有洗滌的作用,樹根則是中藥材的一種,有治療尿酸、高血壓的療效。 以往的茶大多被當成中藥所使用,而現今的茶則轉型成各種各式的飲品,更與咖啡、酒,並列為世界三大飲品。雖然生活中隨處可見各式的茶製品,但人們對於茶的各種知識卻是相對薄弱。這次來到坪林的新北市茶業博物館,館內志工詳細介紹各樣的茶知識,例如坪林最知名的茶種為包種茶,茶博館志工熱心地表示,坪林的包種茶的味覺呈現是「春香,夏苦,秋澀,冬甜」的情況。
館內配合活動設攤的馮懷謹先生也親自泡了坪林招牌包種茶讓我們喝,細細品嚐茶在舌尖綻放出的滋味,難怪,這就是傳說中的茶鄉,坪林。 茶樹品種 很多人知道茶樹有品種之分,但卻不清楚原來一棵茶樹是可以製作出紅茶、綠茶、烏龍茶等。這是因為茶飲品的區分大多是用茶葉的烘培度和處理法所判斷,因此才聽不到有人說這棵是紅茶樹這樣的說法喔!所以,一棵茶樹可以做出不同種的茶,只有適合不適合之分。
台灣常見的茶樹種有武夷、大有、台茶十二號(又名金萱)、台茶十三號(又名翠玉)、阿薩姆、鐵觀音、青心烏龍、四季春。茶博館志工說:「阿薩姆有著佛手柑的香氣,此品種最適合製成紅茶。金萱茶中有著特殊的奶香,翠玉茶則常飄著野薑花的花香。鐵觀音嘗起來有微弱的果酸味,青心烏龍則是有著蘭花與桂花香。四季春是鐵觀音與青心烏龍意外的混種而出現的品種。」
產茶地區 茶博館志工先生表示,全台皆產茶,除了台南與澎湖以外。而南投是全台產茶量之首多。由此可知茶樹在台灣是多麼的普及與重要。從南緯30度至北緯40度之間皆能產茶,茶樹的其他生長條件並不特別嚴苛,比較需要注重的是土壤的排水狀況是否良好,儘管如此生存環境與產出的茶葉品質也是息息相關的重要。世界著名的茶區尤屬中國、印度、斯里蘭卡為最為人所知的高品質產茶區,像是印度與斯里蘭卡所出產的紅茶是世界一流的品質,而中國各省各別產有花茶、青茶、綠茶等知名好茶。
茶葉摘採 茶樹一年能夠收成多達六次,而最佳採集時間則是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剛好是太陽最大、最熱的時候。志工小姐解釋,茶葉常有露水依附在上,當足夠的太陽光使露水快速蒸發時會適度的帶出茶葉的香氣。這段時間內所採集的茶葉會自然而然地散發出濃郁的香氣,也因此不用其他過多的處理或添加就能使茶葉呈現最佳賣相。
在坪林你會看見一個很有趣的場景:高齡的採茶女會在臀部綁著一只矮凳。這是因為坪林茶樹較其他地區來的低矮,對於高齡茶農們來說彎下腰摘取茶葉是很辛苦的動作。因此想出可以直接坐下採茶的方式來減輕茶農的身體負擔,而這景觀也成為坪林的特色之一。
茶葉攝影Tips 拍攝茶園可有幾項小秘訣: (1)使用相機的廣角端,拍出茶園一層層的輪廓;(2)拍攝時間選擇在清晨,拍攝在葉片上凝結的小水珠與日出的光輝;(3)將辛苦的茶農與茶園一塊入鏡,拍出真正茶園的氛圍。有了這些提示,趁著周末好好安排一趟採茶之旅吧!
茶博館的知識之旅
來坪林茶業博物館走一遭,獲得的不僅是茶知識、更能得到一個充滿茶鄉的清靜午後。除了能細細品味現泡的各式茶品,一邊品茶一邊與志工大哥談天說地,還聽到博學多聞的志工們熱心的分享。 茶博館的附近也有許多知名的特色茶宴料理,充滿創意的坪林人將茶葉加入各種菜餚中,讓湯帶有著包種茶的氣味、菜也不再只有一般的菜味而多了一層茶葉的清香,我發現原來茶葉入菜也能有如此驚豔的味覺呈現。
走一遭茶博館,對茶的認識就不再只局限於滿山遍野的美麗梯田與飲料店的紅茶綠茶,雖然茶博館就要暫時封館整修,但是相信整修過後的茶博館依舊能帶給遊客們各式感官與知識的饗宴。 鷺鷥保護區
應英系╱尤齡緯
位於新北市坪林區的坪林路鷥保護區,不僅是鳥類夏季的棲息天地,更是眾多攝影同好每年不會錯過的造訪行程之一。
白鷺鷥、夜鷺和黃頭鷺鷥可以說是坪林路鷥保護區的三巨頭,其中又以黃頭鷺鷥最為特別,黃頭鷺又稱牛背鷺,以昆蟲為主食的牠們時常在牛群的背上,趁著牛群走動,捕食被驚嚇而飛起的蟲子。不但省下不少氣力,還可以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蟲。也因為黃頭鷺鷥可以幫農人除害,也備受農夫們喜愛。每年秋冬季時,北部的黃頭鷺會飛往南部度過寒冷的冬季,隔年春天來到,才會又飛回北部繁殖。
銘傳一週記者造訪時正好為育雛季,大約為期四週,在此時雌雄鳥會輪流孵蛋。黃頭鷺鷥與其他鷺鷥最為不同之處就是牠的羽翼顏色會隨著季節而變化。在繁殖季節時,黃頭鷺的頭部和頸部會轉變成橘黃色,背上也會長出黃色飾羽,繁殖季節在三到八月期間,冬天時則還原為全身白色。在繁殖前期,黃頭鷺鷥的嘴巴和眼睛的顏色也會由黃轉紅,生完蛋之後便會逐漸褪去。 拱橋旁的河岸有一大片樹叢,我們可以看到數百隻的小白鷺、黃頭鷺和夜鷺就在樹叢上一起營巢。就如村民安居樂業安分的過著生活,這三種鳥類一群群的聚集在同一個生活圈,靠近又不受彼此干擾。
「現在正值育雛季,剛好又接近五月的母親節,因此會有很多攝影好手喜歡捕捉這種母鳥餵食幼鳥的溫馨畫面,這正是親情的代表。」在成排的攝影家當中,我們找到了裝備齊全的林政翰先生,和我們分享對於拍攝鳥類的樂趣。他說,拍攝鳥類的攝影師,都會有一張拍攝行事曆,知道幾月分要去哪裡拍攝哪種鳥類,就像:五、六月大安森林公園的五色鳥和鳳頭蒼鷹;位於中山南路和信義路交叉口的國家音樂廳與中正紀念堂一帶,更是有數十種鳥類,自成一個賞鳥步道。
去年,林政翰與同好一起拍攝鳥類。當時有隻幼鳥小寶寶嘗試展翅飛翔,卻因羽翼尚未完全成熟,一不小心就從十五米高的鳥巢跌落。在拍攝的朋友也紛紛放下手邊器材趕緊將幼鳥送至醫院,不幸最後仍送醫不治。
「雖然為幼鳥感到不捨,但這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林政翰如此說,嘗試飛出鳥巢的幼鳥就如初出茅廬的新人,雖然有著一副好膽識,但羽翼尚未成熟,尚待磨練。 「拍攝鳥類其實就像一場"鬥智"的行為」,林政翰也分享攝影的小技巧。鳥類其實從早到晚都可以拍,晚上也可以拍攝貓頭鷹等夜行性鳥類。隨著科技進步,拍攝鳥類的專家的資料庫裡也會有幾千種鳥類聲音,播放同伴或著是獵物的聲音都可以吸引鳥類出現,但千萬記得不要播放成警戒音,鳥類容易被驚嚇而逃走。
鳥類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久遠之前就已建立,走訪坪林老街時,看到許多燕子在店家騎樓築巢,燕子春天的時後才會飛回來。饅頭店老闆娘陳秋菊小姐說,「古時候人家說,燕子在家前築巢帶有著福氣之意。」另外發現十分有趣的是,燕子在餵食幼鳥時,一次只餵一隻,並不會同時餵食。
鷺鷥攝影Tips 總覺得拍攝鳥類是件困難的事嗎,別急,這裡有幾個要領,只要你拿起你的相機,跟著以下方法,首先:(1)將相機的ISO稍微調高,可以提升快門速度;(2)設定為S(Tv)快門先決模式,沒有此功能可以設定運動模式;(3)使用相機最望遠端拍攝或使用長焦距的鏡頭(200mm以上);(4)適當的構圖,讓拍攝主體可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掌握要點,你也能進階成鳥羽專家。
黑夜中閃耀的星星 應英系╱施惟元
生活在繁忙都市裡,如果能有機會到山區欣賞到螢火蟲美妙身影,真是人生中一大奢侈。 傍晚時刻,來到坪林最佳行程就是到山區賞螢,如果是從未見過螢火蟲的你,一踏進伸手不見五指的步道,將會被這一番奇景所震懾住。黑夜中在一片驚叫聲中所劃過眼際的第一道光芒,不是天上的流星,而是近在咫尺閃爍著的星星,可愛的螢火蟲呈現一整片金海的莊觀景象絕對讓你目不轉睛。
「螢火蟲也是有開葷的,只要肚子餓時就會尋找美味可口的蝸牛,以麻醉液讓蝸牛失去知覺後慢慢享用大餐」,導覽阿姨說。因此藉由導覽讓遊客更能夠了解螢火蟲的習性及生活型態。
經過樹叢林,成千隻的螢火蟲熱情地展現他們耀眼的身軀並且向你們輕輕打聲招呼,有些螢火蟲會提著燈籠在面前飛舞引領著你們向前進,有些不怕生的甚至還會停在你手臂上稍作休息,可愛程度破表。 想要親身體驗這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找個週末,全家大小一起來賞螢,就不虛此行了。
螢火蟲攝影Tips 拍攝螢火蟲時,為了不干擾螢火蟲生態習性,探查環境應採用紅光來照射,由於螢火蟲的光源叫微弱,使用相機拍攝時有幾個要點:(1)設定高ISO值;(2)長時間曝光;(3)光圈的選擇上可使用最大光圈。懂得這些,你也可以輕鬆拍出閃閃動人的照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