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6
撰文/王慧明
捷運淡水線圓山站2號出口,沿庫倫街步行十分鐘,到大龍街,看到孔廟。在1875年延請泉州匠師,參酌山東曲阜孔廟,並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是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
經過萬仞宮牆(圖1)、黌門,體驗孔子弟子子貢認為孔子學問博大精深(萬仞),不得其門而入,唯有進入黌門(古代學校),才能窺其堂奧。牆後有半月形水池,三孔的石拱橋-泮橋。黌門、泮宮是孔廟左右的門樓,中闢拱門,屋脊呈燕尾翹,兩側圓窗,造型優美。穿過儀門,是主殿-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圖2),”有教無類”匾高掛廳上,莊嚴肅穆。
孔廟旁邊是二級古蹟保安宮(圖3),十九世紀初的建築,主祀道教保生大帝,是三座橫向並排,三殿三進,左右各五間的大廟宇,台灣民間信仰中心,每年4-5月,舉辦保生文化祭活動,晚上演出大型歌仔戲,布袋戲,並有民俗藝陣匯演,展現在地宗教信仰與傳統藝術。以孔廟為中心,配合附近的保安宮,大龍峒夜市,四十四坎商圈,成了具有儒學傳統信仰,教育傳承,休閒娛樂等多種意涵的大龍峒文化商圈。
.圖1:萬仞宮牆
.圖2:大成殿
.圖3:保安宮
➔ 歡迎轉載《銘傳一週》新聞,引用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