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

【865專論】談食品安全的色香味-乳製品愈濃營養愈高

乳製品愈濃營養愈高 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問題連環爆,三聚氰胺事件應該是個開端。2008年中國發生毒奶粉事件,在大陸很多食用摻雜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功能異常的問題,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有數萬名嬰幼兒受到傷害,甚至死亡。1883年,由丹麥科學家 Kjeldahl 提出的凱氏氮分析法,成為最方便檢測蛋白質含量的技術,也就是以量測到的銨氮(NH4+)量來做為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指標,數值越高代表「粗蛋白」的含量越多。而「蛋白質」普遍被認為是食品中最重要的營養和口感的指標之一,所以,越濃的乳製品營養價值越高。 雖然初期已有跡象顯示這摻假問題的存在,但由於品質檢驗方法的老舊,造成不肖商人及生產者有牟利的機會,這事件引起各國(包括台灣)的高度關注和對乳製品安全的擔憂,更造成中國人至海外搶購嬰兒奶粉的風潮。為何成年人發病的例子較少呢?主要是因為三聚氰胺是水溶性的化學物質,多喝水就可以排出體外,避免在體內結石及損壞臟器,而成年人補充水分的速率較嬰幼兒快,攝取乳製品的機會也較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