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校園快訊社論

【856社論】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的省思

我國四面環海,缺乏天然資源,也因國際上的地位不利,發展上受到許多阻礙。多年來在國際舞台上猶有相當程度的競爭力與影響力,所依賴的是教育培育的優質人才,在國際上的不同領域、不同區位不斷發光發熱,展現出優異的能力與才華,獲得產企業及國際的信任與肯定。因而人才是國力的根本,也是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資產。培育優質、創新、解決問題、具競爭力又能國際移動的傑出人才,爰為政府、產企業及社會共同的重要期許。

教育部自2010年舉辦全國第八次教育會議,2011年公布「黃金十年-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之後,各項教育政策已有些許方向。然隨著政府宣布自2014年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又於2013年1月實施教育部組織改造,加上少子女化生源減少的壓力,大學學雜費凍漲不利於高等教育發展,資源緊縮限制高教品質的提升,國際經濟不景氣持續發酵,台商企業回流漸增,產業用人需求與人力供需間產生嚴重缺口,引發政府、產業及社會各界高度的關切,整體提升人才素質與全面提升人力規劃甚囂塵上。因而教育部延聘橫跨產、官、學研界委員,積極研訂人才培育白皮書,以「國民基本教育(K-12)」、「大學教育暨國際化及全球人才布局」、「技術職業教育」三大主軸進行討論、座談及公聽會,期能了解並掌握各主軸之教育現況,以研擬有助於國家培育多元優質人才之策略與行動方案。

為有效因應未來的相關教育問題,人才培育亟需從根做起,國民基本教育方面,刻積極思考如何保證培養與聘用令人放心的師資?如何有效推動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民教育,並提出及時的改進措施?如何提升校園領導力與行政效能,並提振教育精神;技職教育方面,解決十二年國民教育後「高職」之定位及高級中等教育之分流、中級(專科程度)技術人才之培育、科技大學之定位與技職教育的典範以及技職教育特色之強化與吸引力之提升-教、訓、證、用結合等議題;大學教育暨國際化及全球人才布局方面,針對資源投入、制度鬆綁、品質保證及國際化及全球人才布局等重要議題加以研議。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台灣要能持續發展,並在國際競爭中持續領先,必須有效力求轉型與突破,唯有「培育多元優質人才」,才能「共創幸福繁榮社會」,這也是教育部研訂人才培育白皮書的願景。至於解決「學用落差」與「人力供需失衡」的問題,以及培育具有專業能力、國際化與卓越化的優質人才,則是大學必須努力以赴的職責。這些目標與方向,正是銘傳大學一念三化引領各大學發展的寫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