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訊

形塑基隆新美學!銘傳建築系「可大可小」空間特展

【本刊訊】為發揮大學社會責任、串連活絡地方發展,銘傳大學建築學系董珍生老師指導「建築設計」課程6位大二學生,歷時3個月深入基隆田野調查,提出多項兼具創意與實用性的空間設計方案,7/15-9/14在基隆微風東岸2樓展覽空間辦理「在城市中尋找『可大可小』空間—基隆」特展,8/8舉行開幕茶會,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受邀出席,肯定學生對探索城市空間的努力,形塑基隆新美學。

銘傳建築系梁銘剛主任(左1)、董珍生老師(左2)陪同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右3)欣賞學生作品展

基隆位於台灣北部,擁有港口、美食、文化、自然、邊緣與國際等多重的特色,身為基隆在地人的董珍生老師,此次帶領林昇、張晉齊、林為凱、黃柏森、陳詣佩、盧香君等6位建築系二年級生,透過一學期的「建築設計」課程,深入基隆進行觀察研究並進行空間設計想像,分別研究基隆幾個不同基地的特色,進行基地分析、都市敘述、設計構想、使用分區、空間類別以及AI立面圖與模型等。

作品包括結合基隆港邊景觀的停車場與特色市集,規劃提供旅客停留與在地交流的開放空間;基隆火車北站與太平社區打造新的生活場域;仁愛區巷弄中重構美軍歷史記憶,轉化為下班後的放鬆場景;正濱漁港舊倉儲空間,活化為創業基地與展覽平台,延伸彩虹屋觀光熱潮等,呈現銘傳學子的創意發想,活絡在地商業,實現產業、觀光與社區的共融發展。

邱佩琳副市長致詞時,特別感謝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梁銘剛主任及基隆出身的董珍生老師,引導學生從在地視角出發,深入理解這座山海交融、文化多元的城市樣貌。她表示,這次展覽不僅是建築專業的成果,更是對城市氛圍、人際互動與生活細節的關懷,展現「有溫度的設計」。

費心籌辦設計展的指導老師董珍生表示,學生們花了一個學期深入探索基隆,為這座城市注入了全新的創意與活力。他期望未來有更多銘傳學生能發揮想像力,持續為城市帶來貢獻。這場展覽專為學生舉辦,希望同學們都能珍惜這次公開發表的機會,也祝福每位同學都有光明的未來。

銘傳建築系董珍生老師(左)陪同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右)欣賞學生作品展

開幕茶會當天吸引眾多貴賓與會,參展學生與在地貴賓們有許多的交流跟溝通,成果豐碩。展覽自即日起至9/14止,在基隆微風東岸2樓展覽空間展出,歡迎師生、市民免費前往欣賞,一同感受青年創意對城市空間的美好想像與實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