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動態生活專欄

銘傳人|翻轉廢墟 邁向守護非洲大陸健康之路|南非MEDTEX(PTY)LTD總經理陳岱蓉校友

採訪/林妙影

ㄧ個人就是ㄧ個品牌,創業家創立品牌,領導名牌。南非MEDTEX(PTY)LTD創辦人兼領導者陳岱蓉與夫婿吳昌杰,以專業和誠信,在異鄉寫下醫療手術的品牌故事。

嗓音甜美而飽滿,渾身流露出溫潤與善良,以特別真誠的語調說,走過千瘡百孔,幾度眼看前面沒路了,面對苦不堪言的過程,夫妻互勉挺胸前行。幾年下來,也知道烏雲總會鑲著銀邊,熬過去,就有希望,就這樣揮別烏雲,留下足跡,也迎來璀璨驕陽。

於是,夢想成真,翻轉廢墟,成為非洲大陸健康守護者。

青春年華在銘傳

1984年五專會統科畢業的陳岱蓉,談起求學時光記憶猶新,她說,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年包校長嚴管勤教的教育方針,這套校規雷厲風行,沒有商榷餘地,落實期中考、期末考採梅花座混班考試,不准參加舞會,不准穿耳洞,就在太多「不准」,和穿白上衣與綠色六片裙的服儀規定中,度過近2千個日子。

陳岱蓉細數福山上的歲月,排得密密麻麻的課程,剛留學回國教微積分的趙寶琦老師氣質優雅;英文打字課程的練秋蓮老師,嚴厲教學,奠定同學快速的打字根基,成為進入職場最佳利器。這段時光,她也和就讀輔仁大學化學系的吳昌杰先生相知相遇,成為後來生命的最佳伴侶,也是終生的事業夥伴。

銘傳畢業後,陳岱蓉插班中原大學國貿系,取得學士學位,先進入松江路一家貿易公司工作,1989年再跟隨夫婿移民南非徳班市。

銘傳時光,烙著無數青春的回憶,結交很多同窗好友,情感延續迄今;也因嚴管勤教,寫下銘傳「無銘不成商」的美譽,如今想來,還是滿滿的感謝。

從破舊廠房中艱苦創業

南非MEDTEX公司是南半球第一個,也是唯一生產無粉NBR醫療級手套,且通過國家標準的製造商。由於技術優勢,加上品質穩定、功能性強,因此成為非洲國家政府高度信任的首選合約供應商。除了品質穩定、功能性強,幫助各國減少外匯支出和降低採購成本之外,30多年來,MEDTEX所累積的商譽和信用,也是政府首選的重要因素。

回想創業緣起,生性豁達樂觀的陳岱蓉總經理,擁有不怕困難挑戰的生命韌性和強度。吳昌杰先生當年從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畢業,應聘到南非的公司工作,夫妻原本過著平穩的生活,未料及1994年觸動他們的創業魂,獲悉600多公里外有一家工廠正尋找接手者,現場勘查時面對廢墟般的破舊廠景,吳昌杰不僅未被嚇跑,反而回家遊說陳岱蓉同意接手。他們也因為創業,舉家移居到Ekandustria這個城市。

艱苦創業,百廢待舉,離家千百里,廠房破敗不堪,機器無法運轉,處處都是考驗。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自己DIY重新組裝機器零件,讓機器得以運轉;再取得貿易商協助克服主要原料「天然乳膠」的採購。隨著一次次的配方修改與試驗,毫無漏洞與瑕疵的手套才終於正式量產。

陳岱蓉夫妻的眼光,決定了他們的戰場,在關鍵時刻的創業抉擇及堅持,定調MEDTEX這個品牌,永續長青。

翻轉廢墟 創造奇蹟

為了應付公司運轉所需要的營運資金,產品必須即時售出,才能掌握靈活的現金流。陳岱蓉毫不猶豫查閱YELLOW PAGES上的醫療院所電話,一家家打去爭取拜訪試用,第一筆作成的生意金額是130元台幣。透過零售不辭辛勞的一盒盒賣,慢慢累積經驗和口碑,再走向大額訂單的轉捩點,是在1995年7月拿到波札那的政府合約,從此打開與外國和南非政府的合作之門,從南非陸續擴及賴索托、史瓦濟蘭、納米比亞與尚比亞等國。1997年更成功取得世界銀行合約,成為辛巴威的供應商。

從創業初期的慘澹經營,到每個月要出貨超過150萬盒手套,從一家家的試用銷售,到成為非洲許多國家政府的供應合約,以及大型國際公司的OEM工廠。陳岱蓉感慨系之地說,真的很佩服自己當年的勇氣!

她特別提到,MEDTEX發展至今,已不接受零散客戶訂單,只針對私人醫療院所及政府醫院等單位供貨;但為了飲水思源,感念創業時最初給予支持的客戶,還是持續供貨給這些醫師。

用「翻轉廢墟,創造奇蹟」來形容MEDTEX公司的創業,一點都不誇張。

由陳岱蓉與夫婿經營的南非MEDTEX公司,是南半球第一個,也是唯一生產無粉NBR醫療級手套的製造商。

從罷工和石油危機中創造轉機

MEDTEX公司為高失業率的南非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間接幫助政府維持社會的安定。陳岱蓉榮耀地分享,這些貢獻,受到BBC電視台媒體的關注,前來專訪並於1997年以專題報導在全球報導。

榮耀伴隨烏雲而來,陳岱蓉憶起,1998年MEDTEX公司曾遭逢長達35天的罷工和石油危機的挫敗。面對這個創業以來最艱難的考驗,夫妻同心與員工歷經多次溝通,將阻力化為助力,並在進行管理方式的調整後,讓員工回歸理性,甚至脫離工會,促成MEDTEX成為極少數在南非沒有工會的企業之一。

陳岱蓉談到罷工潮期間,南非正陷於石油危機。看似雪上加霜,卻成為創新改良的強大驅動力,尋求以煤炭代替瓦斯,並且改良配方,因而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更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危機中尋求轉機,有了扎實的生產能力,與完整的物料、人事及資金管理,幫助MEDTEX成為可以長期發展、永續經營、合理利潤的工廠,更奠定與南非政府及南部非洲各國貿易的成功基石。

打造激發潛力的環境 非洲大陸的華人之光

事業的成就帶來企業正向成長和員工穩定的謀生環境,以志業之心經營事業的陳岱蓉,最引以為傲的成就並非績效與獲利,而是成為被當地政府和民間普遍公認的「非洲大陸健康守護者」,以及「對於南部非洲預防愛滋病等傳染病蔓延有相當貢獻」的生命意義和核心價值。

2000年,公司遷移到全新落成的廠房,占地約2萬平方米,設立三條全自動連續性醫療手套生產線。但是,這個看似風光的美好發展,其實是從罷工和能源危機中脫胎換骨走過來的。

2018年8月,MEDTEX完成廠房空間的增建與機器設備的汰舊換新,迎接全新的產品品項與生產線。透過手套防護的再升級,在具備技術優勢和產品品質無可取代的條件下,成為南半球第一個和目前唯一的無粉NBR醫療手套製造商。同時,透過血糖儀的研發和評估,協助非洲數千萬的糖尿病患者建立有效的預防和控管機制。希望透過在這個醫療領域的加碼努力,協助各國政府挑起更多「非洲大陸健康守護」的責任。

2000年陳岱蓉夫妻在「布朗賀斯特市」,打造屬於自己全新的工廠,此廠區目前仍然繼續生產營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嚴重肆虐非洲地區,MEDTEX被指定為生產國家隊,24小時日夜趕工生產供應醫療級手套,緊急將拋棄式醫療用檢驗手套與手術手套送達非洲各國,幫助這些國家解決防疫物資短缺的燃眉之急。在對抗疫情、防護醫療安全方面,提供很大的貢獻,更成為非洲大陸的華人之光。2023年新投資的工廠事業體,則設在「普多利亞市」。

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時,MEDTEX被指定為國家隊,日夜趕工生產供應醫療級手套,成為非洲大陸的華人之光。

樂觀豁達 無畏前行

談及在海外創業,如何勇於探索未知,將專業轉為具體行動,使產品上線?如何卓越精進,持續進步?

陳岱蓉娓娓道出,30年來,夫妻攜手同行,創造產品價值鏈,讓公司得以永續發展,在經營管理上謹慎細緻,一分一秒都不鬆懈,因為行得正,所以走得遠。

一路走來,陽光女孩陳岱蓉衷心感謝,父母的身教言教,養成生性樂觀豁達的個性,因為心性光明磊落,對人毫無畏懼退怯,自能圓融從善;堅守崗位、腳踏實地、用心付出,贏得客戶高度信任。

起心動念就是幫助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走過移民南非、艱辛創業之路的陳岱蓉,將對生命的熱誠,蛻變轉型為利他的人生。對於慈善公益,不落人後。舉凡台灣921地震、SARS疫情、88水災,以及南亞海嘯、海地大地震、日本311震災等,都立即為賑災付出行動。連續15年每年認養10位原民孩童就學至今,更捐款50萬協助輔大理學院大樓興建。

此外,參與南非黑人社區關懷、護持宗教道場、照養非洲孤兒、興建中文僑校校舍;以實際行動支援家鄉台灣和異國的地震、海嘯、風災水災、傳染病蔓延等。每年聖誕節,在僑居地黑人社區發放生活必需品和禦寒用品給單親和弱勢家庭;支持南華寺信徒會館的興建和「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幫助非洲被棄養孤兒的善舉。對於僑社活動經費支持,並曾捐款400萬台幣協助「斐京華僑公學」興建校舍,避免中國的統戰干預。

生性低調,為善不欲人知的陳岱蓉,起心動念只是想幫忙需要幫助的人。她以堅定地語調說,一切努力和奮鬥的精神,都起因於流淌在身上華人的熱血,讓自己的視界永遠想要投向別人的需要。事業的成就,和公益慈善的積極貢獻,讓陳岱蓉在2020年從20幾個國家的角逐者中脫穎而出,榮鷹世界華人工商企管婦女協會主辦第八屆「世界十大傑出華商婦女華冠獎」,從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先生手中接下榮耀的獎盃,成為台灣工商婦女的標竿典範。

2020年全球十大傑出婦女華冠獎得主合影,陳岱蓉(後排右1)獲此殊榮,同屆得主中還有越南傳產業主林淑莉(後排左2)、宇球國際董事長曹蕥蘭(後排右4)等多位銘傳校友,堪稱銘傳精神大爆發的一年。

孩子教育永遠擺第一

即使站在事業第一線運籌帷幄,忙碌的企業經營,卻未打亂陳岱蓉的生活步調,傳統女性的角色深植她的心坎,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永遠是她的首要任務(First Priority)。即使身在他鄉,她也堅持讓三位孩子在南非正規學制外,額外在假日接受華語教育,為未來返國接受高等教育埋下利基。

因為工廠座落於偏遠郊區,她為了讓三個孩子有較優質的學習環境,每天花3小時開車來回到距離80公里外的學校,接送孩子上下學,假日再送他們去上中文學校,長達16年。在接送孩子過程中,可以在車上充分對話,了解他們在校學習情況,培養母子深厚親情。在密集接送的過程,讓車子平均每2年就要汰舊換新,如今回想,她覺得一切都非常值得,因為三位孩子在南非完成中等教育後,都順利回到台灣,分別進入台大和中國醫大,完成醫學系的高等教育。

如今長子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取得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專科醫師資格,2023年赴南非開創醫療事業,新建廠房生產血糖機、HIV Test Kits等相關IVD 產品,目前正在進行WHO PQ認證;次子從中國醫藥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目前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第四年住院醫師,同時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小兒子2018年從中國醫學大學畢業後回到南非加入公司經營團隊,擴大「非洲大陸健康守護」的使命。

她回想起,在連續五年營業額達二位數成長,事業如日中天的巔峰時期,能毅然捨棄亮麗的業績和高額獲利,選擇短暫停歇,改採遠端遙控,親自陪伴三個孩子回到台灣攻讀醫學院,這是多麼艱難的選擇。在事業經營之餘,根深蒂固的母職時時呼喚她,迄今,她還是深信這項選擇是對的,因為陪伴孩子成長,是人生更有意義的事。

陳岱蓉欣喜分享,孩子們在台灣經歷最美好的國際觀旅程,受到正面和良好的潛移默化,將人生定錨在濟世救人的醫療領域,甚至視為一種有人生價值的志業。這是身為母親的她,最大的驕傲,也是一生最值得的獲利。

如今回溯既往,陪著孩子成長,這就是陳岱蓉珍惜且嚮往的平淡幸福,而她做到了。

終身學習 啟動事業新格局

在陪伴孩子返國就讀期間,閒不下來的夫妻兩人,除了遠端遙控事業外,也拾起書本重返校園,一圓進階求知的夢想。陳岱蓉進入台大EMBA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和來自各行各業的社會菁英相濡以沫,吸收來自課堂的學術理論,也汲取不同領域的經驗,擴展企業人脈,並完成碩士學位;吳昌杰先生也取得台北科大博士候選人的資格。

經過學術淬鍊及課堂中商戰經營的觀摩激盪,他們為自己的事業體進行總檢,研擬企劃新階段事業發展的藍圖,做好蛻變之後再啟航的充足準備,重新開展新階段的事業新格局。

感動與感謝

移民南非36年了,陳岱蓉心中滿是感動與感謝。她相信,一家公司是由無數人的努力與數不盡的跌宕起伏所構築,才能堆疊出現在真實的樣貌。創業31年,陳岱蓉說,混著歡笑,掙扎,失敗與重來,有時是禮物,有時是難題,但回頭看,這些經歷都成了養分。

創業,不只是歷程,更是一種選擇。創業很困難,在國外創業更是難上加難,每一個邁向成熟的轉折過程,要勇於探索未知並轉化為具體行動;更要堅定面對困難,學會做決定,才能逐步奠定公司永續發展的格局。

回首來時路,事業,一段一段挺進,有時失敗有時成功,彼此的交錯,就像是由多個樂章組成的交響詩。日日奔跑在事業的賽道上,有時陽光燦爛,有時風雨交加,當年揮別平穩上班族的陳岱蓉,遠渡一萬二千多公里,在非洲大陸踏入驚心動魄的事業挑戰。因為堅持,才有豐厚的累積。喜愛Hello Kitty,懷抱一顆少女心的陳岱蓉,改變了生活步調和頻率,但她從不後悔和夫婿並肩走在創業這條不歸路。

陳岱蓉在華冠獎頒獎典禮上,由時任副總統賴清德親頒獎座。

悠遊於各種角色

即使事業有成,陳岱蓉內在確實藏著個很豐富的小宇宙,骨子裡有根筋,熱愛生活,從不平庸。

她做事業,做妻子,做媳婦,做母親,做朋友,優游於各種角色。她曾帶著孩子,做一位退隱江湖的彈力女超人,以關愛又隱含母性權威,一字一句叮嚀孩子,陪伴孩子成長。現在更是孫子孫女最親愛的阿嬤,盡享天倫之樂。

她始終是家裡的頂樑柱,秉持著正義感,堅持做心中正確的事。

歲月總是催著我們向前,陳岱蓉樂於在生命軌道上做些有益於世間的事,有益於身心的事,增廣見聞,愛親朋好友,並擁有一顆自由的心境。

陳岱蓉感謝上蒼,帶領他們創造醫療相關產品品牌,這是她和先生感到最值得驕傲和利他的人生。

未來,她將繼續懷抱小宇宙的夢想,持續努力成為更好的企業,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