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

【765專題】從洪蘭教授看到的亂象 談品格教育/part3

(四)通識教育,讓學生混的課? 台大開這堂「醫療與社會」課程的是吳嘉苓老師,她談到自己上課時,深深地感受到新世代學生還是有深度與廣度的。並強調做為一個大學教師培養學生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引導他/她們去「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因此不該只看到某一些上課行為的「亂象」,就忽略在台大醫學院師生在做的多層次學習的努力,與整體醫學社會人文教育改革的突破。不過,她沒有對洪蘭所批評的地方做回應。問題是即使是多層次的學習方式來動教育改革,沒有在品德與尊重同學、尊重老師與尊重學習場域的訓練與自我要求,這樣的多層次學習效果會不會真的落實人文化成的效果?培養更多能夠「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的台大人?還是只為社會培養出很多有學識的專家呢? (五)共同筆記,只為應付考試? 從洪蘭現象引發出來的效應中,在國內有一個很特殊的「共同筆記」文化。所謂「共筆」就是輪流抄筆記,不少學生互相支援,有些乾脆不來上課,靠這些同學所抄的「共筆」來應付考試。學校的課程設計,原本是應就社會、國家與世局的變化而有調整或整合,然而基本核心的價值課程,除了專業課程的專業要求外,最重要的還是應該以訓練一個大學生成為「人」的方向。人之所以為人,價值就在他/她的思想與存在。共筆文化所代表的真正意涵,就是學生可以不用來上課,有了一分共同筆記,只要熟讀進到考場就引伸與發揮,這門課就可以過關,甚至還可以輕鬆得到高分。辛苦的就是做筆記的同學。為了分擔大家的辛苦,那麼乾脆就「輪流」上課,這時候所養成的就是一個全班合作的team,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寫對了一起得分,寫錯了一起錯到底。請教這樣下來,師生之間的對話與情境教育如何進行?沒有這些現場的對話與情境上的感受,這個課程還有必要開設嗎? (六)力挽洪蘭,台大學生贏了? 台大學生對於洪蘭的批評,除在網上激烈連線反嗆之外,兩周後推出「力挽洪蘭,系學會年度鉅獻」,網友還戲稱「台大學生反撲?」這一場kuso與反諷意味十足的「力挽洪蘭」座談, 沒有洪蘭的批洪蘭座談,沒有正面去面對洪蘭,也沒有向洪蘭深度解釋台大醫學的學生究竟是怎樣的學生,反而讓我們看到的是雞腿、泡麵的小kuso反諷,用「尸位素餐」來自我解嘲的台大生,「力挽洪蘭」這樣的座談會,不只是失去了一次與洪蘭面對面談話來了解自己的機會?同樣好像失去更深入地自我反省契機。事後得知洪蘭請辭,她的評鑑報告作廢時,網路上竟有人寫出:「我們贏了!」這樣的字眼,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中出現不同或反對的聲音是正常的。 可是台大學生有沒有認真地思考過,洪蘭為何要寫這篇文章?為何要做這樣的烏鴉嘴?台大醫學院真的願意把洪蘭那份評鑑報告拿出來認真地檢視?做為教育現場,洪蘭現象是一個最好的教育機會與教育素材,可惜,有些學生還是只想到達到嗆倒洪蘭的目的,好爽!好過癮!卻沒有培養到自己的反思檢查能力,沒有豐富自己的學養,更沒有訓練接受批判的雅量。結果呢?台大學生是贏了?還是輸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