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訊

教育部第12屆MATA獎影音競賽 銘傳《銘報》奪非紀錄片類優選

【本刊訊】為推展原住民族教育,由教育部主辦、原住民族委員會協辦的「第12屆MATA獎-原住民族主題影音競賽」,10/31公佈得獎名單,銘傳大學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實習媒體《銘報》以「母語消逝危機-卡那卡那富族文化傳承誰來接棒」專題,榮獲大專影音競賽組「非紀錄片類」優選。

由銘傳影新系邱瑞惠主任指導,影新系四年級生林芊樺、譚曉曼、溫佩穎、戴宛芯、黎宇騫、應英系四年級生陳彥成共同採訪製作的新聞專題「母語消逝危機-卡那卡那富族文化傳承誰來接棒」,深入報導位在高雄那瑪夏區,生活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嶽地帶,台灣法定原住民16族當中,人口數最少的族群,僅有450人的「卡那卡那富族」,他們面臨著語言消亡的危機,該如何傳承成為了他們現在最重要的議題。

組長林芊樺同學表示,參與採訪的組員雖然都不是原住民,但相當關注原住民議題,因此從台灣16個原住民族中,選擇人數最少的「卡那卡那富族」作為深入報導對象。團隊透過實地採訪,親自探訪高雄深山的那瑪夏區,以影像和訪談的方式,呈現出議題最真實的一面,除了帶領觀眾認識卡那卡那富族外,希望呈現族人對於語言傳承與文化保存的心境與努力,也能意識到守護文化多樣性的責任與重要性。

團隊採訪到耆老孔岳中三十多年來編纂教材,孤身推廣語言;青年巴尼則努力號召同儕,期盼文化能在日常生活中延續;Uva雖自小在外長大,但在上大學接觸到族群文化之後,又因承襲祖母的名字而決心擔起傳承責任;都市族人陳禮恆則透過自學與網路尋找方法學習語言,希望能靠自己微薄的努力傳承給下一代。隨著族群意識抬頭,師徒制教學逐漸開展,讓年輕人有機會學習並實踐族語。雖然族語傳承的路充滿孤單與無力感,但一代代族人仍不放棄堅持守護。

教育部「MATA獎」期待透過同學觀察認知,拍攝記錄有關原住民族文化或生活故事,讓更多大專青年理解、認同原住民族文化精神。頒獎典禮預計於12/2在國家圖書館B1多功能展演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