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建築系✕鹽水後宅社區 挺過風災共創台南築角休憩新據點
【本刊訊】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的「2025年台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今年邀集全台10所大學、逾50位青年學子於暑期投入社區營造競賽,9/19公布獲獎名單,銘傳大學建築學系連續第11年參與,本次攜手鹽水區後宅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打造的《築巢》休憩棚架,榮獲佳作肯定。
由銘傳建築系黃彥閎、李俊宏、張晉齊、蘇峰源、謝富鈞、楊國山、陳綵衣等7位三年級生組成的「銘傳大學早安您好小心肝團隊」,媒合與鹽水區後宅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為社區閒置老屋前埕進行改造。創作靈感取自台南鹽水當地的「鴿笭文化」,以「鴿笭」的外型作為發想,結合當地居民的泡茶、休閒、交流空間需求,採用竹材與回收寶特瓶打造永續排水系統,搭配全木構造轉化進行場域構築,為居民打造一個友善環境與溫暖交流的社區休憩空間。
學生團隊於暑假7至8月進駐社區展開施作,卻意外碰上今年最強颱風「丹娜絲」重創台南,基地所在的鹽水亦是重災區。雖然團隊在警報發布前已有防颱準備,仍難抵擋強颱挾帶的暴雨狂風。那一夜,風雨肆虐南台灣平原,宿舍門板被狂風吹打,雨水不斷滲入屋內,電力數度中斷。學生們徹夜難眠,深刻體驗了一場畢生難忘的颱風之夜。基地旁的老屋也在這場風災中受創而拆除,原本的社區營造計畫,因而轉化為一場災後攜手重建的行動,成為凝聚社區向心力與展現韌性的考驗。
最終完成作品《築巢》,以高低錯落的結構,象徵如鴿笭般承載居民的歷史與情感;立面以竹子增加張力、遮蔭面積,周邊竹籬間種植百香果,讓居民可共同維護與互動。因風災掉落的紅磚與瓦片,也被回收再利用於圍籬與盆栽,讓作品不僅展現美感,更蘊含韌性與再生的意義,成為社區災後共同記憶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