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建築公會2025學生競圖 銘傳建築系5作品獲獎
【本刊訊】台北市建築師公會主辦的「2025學生競圖—畢業設計組」,8/19公布得獎名單,銘傳大學建築學系5件畢業作品,獲得3佳作2入圍獎,從都市環境到歷史文化等不同角度,探討人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展現建築系學生五年大學生涯的豐碩成果。
3件獲佳作作品分別為:廖咨淇的《屋與簷》,由陳為寧老師指導,以台北文昌宮為核心,探討宗教、社區與日常生活的交錯關係。垂直向廟宇象徵神聖與儀式感,水平向回應城市肌理,斜向里民中心則串聯社區活動與信仰交流。透過三向交織的動線與視線,引導神聖與世俗、公共與私人共存,形塑融合信仰、文化與社群的建築場域。
蘇語柔《間格之域-戰火下眼底的世界:解構紀念空間,從無名墓碑中反思戰爭》,由陳源盛老師指導,以德國柏林納粹祕密警察總部舊址為場域,鄰近猶太博物館與猶太人紀念碑,設計以巴勒斯坦作為象徵性出發點,透過建築空間呈現「一個被囚禁的國家」狀態,試圖對歷史暴力的重演提出反思。
許如欣《溫度刻痕》,由陳為寧老師指導,以北投公園周邊為基地,探討硫磺、植物、氣候與人之間的關係,透過生活觀察,發現建築不僅是行為載體,更是間接介質,以此測量自然流變、時間痕跡、人與環境變化,提醒人們維持自然與人為之間的平衡。
另,陳則穎的《臺灣製造》紀錄被忽略空間所承載的歷史與當代意義;吳欣渝的《過渡地帶》讓市集和活動透過下沉不再與地面層秩序打架。2件作品皆由陳為寧老師指導,分別獲得入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