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珮淳校友 再登國際舞台 奪米蘭獨立電影展首獎
林妙影/綜合報導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銘傳大學首屆傑出校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退休)再獲國際肯定,作品《夏娃克隆巴別塔I》(點擊可觀看影片,該影片為YT連結) 在「義大利米蘭獨立電影影展」(Milan Indie Film Festival)榮獲最佳動畫影片獎(Best of Animation Award),並獲影展主辦單位提名擔任下屆國際評審委員。這部影片繼今年奪下「英國倫敦女性影展」新媒體類首獎後,再添國際殊榮。

林珮淳說明,這個「夏娃克隆」正在「跳舞」以展示自己。這個藍色的「夏娃克隆」繼續在世界著名的摩天大樓上搖擺,又如蜘蛛人般的登上了例如紐約的帝國大廈。「巴別塔」的一種解釋是無意義的嘟嚷,它也象徵著最後的巴比倫帝國的崩潰。該作品去年曾在美國紐約總督島藝術村展出,策展人李美華評論此作品:以巴別塔作為背景,一個藍色的、鬼魅式移動動作的「夏娃克隆」在塔頂彎曲著身體站立。根據藝術家的說法,
林珮淳以3D模型、巴別塔古圖、google map截取的3 D建築物、數位聲響、動作捕捉系統,捕捉由男舞者執行的肢體表演等,完成《夏娃克隆巴別塔I》。一開始以巴別塔古圖為背景的藍色「夏娃克隆」站在高大的塔上,她被框在3 D電腦介面畫的白色方格與圓形線條所組構的立方體間,舞動身軀展現其魅力,扭轉中夏娃分化成三個影像。接著鏡頭翻轉,視角轉成從下方的藍色、紅色網格與其承載的城市向上注視巴別塔。「夏娃克隆」數度站在塔頂觀看上下左右的飄浮與翻轉的網格與城市,穿梭在歷史到當今元宇宙的時空中,鏡頭也因著她的肢體舞動而做忽遠忽近的快速運鏡。背景音效、噪音不斷吟唱堆疊,建構出緊張與詭譎的氛圍。
這件跨領域作品含括視覺、舞蹈、音樂與科技,由林珮淳領導的團隊合作而成。在道與技之間,她觀察人類從《創世記》的巴別塔到當今以政治、文化、科技建構出更大的現代巴別塔。透過「夏娃克隆」在象徵世界頂尖權勢的知名巨大建築間跳躍、翻轉之掌控慾望。反思科技對世界文明的穿透、改變,及科技對人類如天眼般的掌控!
這是林珮淳持續15年不斷地創作「夏娃克隆」系列令人佩服,從人獸合體到與達文西「維特魯威人」作對照,以指涉如《但以理書》的「大偶像」,一直到今日成為具表情又可說話的AI生成影像,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與科技的演化,林珮淳的「夏娃克隆」再現了人類以科技企圖改造神的原創,甚至想自高比做神來掌管世界的各種慾望與化身,以藉此系列作品提出對人類的啟示與警世。
點擊《夏娃克隆巴別塔I》,認識更多《夏娃克隆巴別塔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