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訊

《銘報》推出永續特刊 大學生以新聞行動關注社會脈動

【銘報】隨著社會與科技的快速發展,民眾對生命、環境與職場文化的理解正在轉變。銘傳大學傳播學院編印的《銘報》,特別針對「水化善終」、「能源轉型」、「媒體性平」等議題,製作深度新聞專題,推出《永續》特刊,展現大學生對永續議題的關注與實踐力。永續特刊除網頁版,亦推出報刊版,歡迎全校師生點閱瀏覽,共同關注永續發展的多元面向。

依據《銘報》新聞網報導,本期永續特刊內容如下

「媒體職場平權之路」#MeToo運動席捲全球近8年,此專題以「媒體職場性騷擾」為切入點,透過採訪多位女性媒體從業人員及法律學者,整理在「#MeToo運動」之後,台灣媒體環境是否出現實質改變。儘管近年來性別平等意識逐漸提升,許多媒體職場也陸續建立申訴與處理機制,然而現實中,性騷擾問題仍未完全消除,不少從業人員仍感受到暗中存在的權力壓力與性別偏見。唯有當整體環境能落實透明、公正的處理程序,讓每一位從業人員都能在發聲後得到實質的尊重與保護,媒體產業才有可能真正營造出一個更加安全、平等且健康的職場文化。

「水化善終新選擇」生老病死是人生中必經的歷程。除了傳統的土葬、火化與樹葬,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水化」這項新興技術也逐漸走入大眾視野。水化利用清水與氫氧化鈉分解遺體中的蛋白質,最終保留完整骨骸,能大幅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目前台灣將此技術應用於寵物善終服務,而在國外,已有成功運用於人體的案例。然而,受限於現行法規及文化觀念,台灣尚未開放將水化技術運用於人體。 

「四接能源轉型」針對基隆協和電廠第四接收站計畫進行深度報導,前往外木山實地採訪拍攝,從不同視角探討台灣在能源轉型路上的抉擇與挑戰。以地方居民的生活經驗及基隆市中山區里長角度出發,呈現空污改善的迫切需求與生態保育的拉鋸;同時也引入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的不同觀點。更進一步,借鏡德國、日本與荷蘭等各國經驗,探討能源轉型與環境共生的永續之路。

 

 

全文請參閱「銘報「永續」特刊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