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13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課程學生優良作品發表會」,5/9(五)於桃園校區P棟地下室通識情境走廊舉行,本學期有70件作品參賽,共有25件獲獎,其中1件特優、3件優等作品學生進行公開發表,與師生共同交流學習心得。
獲得特優作品,由康才媛老師指導的課程《世界文明》學生,財金三甲姜薰荃發表的「走向優質教育—台灣特殊教育的現況與願景」;2件獲得優等作品,由吳雅琪老師分別指導的課程《台灣開發與轉型》、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數媒三乙梁靖宜發表的「你是我所嚮往的夢想之地」、資工三甲李泓緯發表的「知識趣味化:桃園龜山憲光二村的 AR 導覽設計與實踐」;另1件優等,則由魯盈讌老師指導的課程《AI基礎理論與實作》學生,數媒四丙林蔚詩發表的「人工智慧在音樂影片創作中的應用:以《抱抱》為例探討動態字幕與情感傳遞的融合實踐」。
通識教育中心周子敬主任表示,學生「優良作品」競賽是通識中心每學期例行的學生學習成果活動之一,以肯定修讀通識課程認真、用心撰寫學習報告的同學,透過參與通識課堂作業,培養多元語言文化溝通能力,資訊科技運用能力,獨立思考、批判及創新能力,統整與行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