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大學AI食物銀行智能取餐櫃獲新型專利 條碼辨識守護弱勢溫飽尊嚴
【本刊訊】銘傳大學餐旅管理學系陳國維助理教授研發之「食物銀行智慧雲端供應管理模組」,日前通過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審查,取得新型專利(新型專利M667654)。
此技術首創「條碼辨識客製化供餐系統」,針對弱勢族群需求設計冷凍冷藏愛心餐食,受施者透過專屬條碼即可領取適配個人健康狀況的餐點,同時保障隱私與尊嚴,目前規劃預計將於新北市三重區五順里設置首座示範據點。
本系統以「智能取餐櫃」為載體,採用三階段精準供餐,冷凍餐變熱食僅需90秒,運作流程分為:冷藏保鮮、條碼辨識、安全加熱。愛心餐食以冷凍或冷藏形式儲存,系統自動監控保存期限,過期餐盒立即鎖櫃;受施者持社福單位核發的專屬條碼掃描後,雲端平台即依據預先登錄的身心狀況推薦餐點,並且保證每天皆能取到餐點;櫃內特殊設計加熱模組,掃碼後自動將餐點復熱至75°C並由獨立取餐口送出,有效解除食品安全疑慮。
陳國維老師強調,系統最大特色在「需求導向供應」,地方社福單位可預先建置受助者健康檔案,針對不同對象自動發送適配餐型,如銀髮族掃碼領餐時會自動配發軟質餐,如果是學童欲領取時則會自動配發高鈣營養餐。
為照顧未列冊的隱性需求者,系統同步搭載「生物特徵辨識」備援方案:當日未領取的剩餘餐點,開放民眾透過臉部生物特徵辨識匿名領取;每日限領1次且不儲存個資,社福中心僅接收總量統計報表。以雙軌認證機制,擴大社會安全網。
新北市三重區五順里執行長洪嘉仁表示,許多邊緣戶因自尊心強不願申請補助,這套系統就像隱形的守護者,既能提供溫飽又不造成心理負擔。目前正與銘傳團隊研議於里辦公室騎樓設置示範櫃,優先服務高齡獨居者與清寒學童家庭。
該系統符合HACCP食品安全規範,冷凍餐復熱後中心溫度誤差控制在±2°C內。此技術將作為USR計畫社區弱勢關懷重點項目,未來結合社政單位建立「智慧化食物銀行網絡」,讓科技落實社會關懷,成為傳遞溫暖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