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訊

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 銘傳建築3作品獲選參展

【本刊訊】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主辦的2024第13屆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6/17公布台灣參展學生入選名單,銘傳大學建築學系王詩瑋、張竹萱、劉之恆3位學生畢業作品獲選,將代表台灣與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學生,在8/1-25於台北藝術大學地下美術館舉行的國際展覽暨大評圖系列活動中進行交流。

建築系王詩瑋的畢業作品《計畫之外》,由陳為寧老師指導,以台北自來水園區為基地,試圖表現透過過去預測未來,但永遠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獲得策展人極製設計所主持建築師游麲老師的青睞。台灣是一個依水而居的國家,隨著都市發展與水源地下化,水與我們的生活距離越來越遙遠;希望在台灣的自來水發源地「台北自來水園區」,創造出一個紀錄與紀念水的空間,重新探索建築與自然之間的平衡過程。

建築系張竹萱的畢業作品《自然蔓延的感官體驗》,由莊明哲老師指導,以基隆市七堵區瑪陵國小為基地,探討少子化及教育的轉型、社區的落沒,對偏鄉孩童教育的影響,獲得原型結構工程顧問負責人陳冠帆老師青睞。學童數僅有百人的國小正推動「食農教育」,讓孩童親自體驗耕田與大自然互動,期望改造後的建築可以將自然、建築、人三者的緊密連結,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並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學場景和可能性。

建築系劉之恆的畢業作品《神嶼荒山》,由呂兆民老師指導,以宜蘭東北角禱告山為基地,探討信仰支柱和精神價值的轉換,獲北科大建築系副教授林靜娟老師青睞。也許教堂就是那片海、那座山、那所謂的荒蕪之地,也許教堂不應該有教堂,是一個無邊界的教堂,對於個人停留與否,要不要遇見信仰,是個人對於那塊基地當下所感受的,因此以一個環島的旅行為緣起,來尋找所謂神聖空間,以建築的角度觀察,從中藉由在地圖走讀中找尋信仰的媒介。

銘傳建築系梁銘剛主任表示,銘傳建築系積極帶領學生參與國內外各項設計競圖活動,落實學以致用的目標,並經常舉辦國際大師講座,邀請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大師前來講學,增廣學生的學習機會、擴大國際視野。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展覽」首創2012年,不僅是跨國性的畢業設計交流平台,也是促進國際交往及提升國內建築教育的內涵與視野,今年共有6位策展人從全國各建築系所畢業作品中進行評選,僅選出18組作品,其中銘傳建築系就有3組獲得青睞,對銘傳畢業生的學習成果給予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