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專欄

專業開講|銘傳高山上的建築課

實構建築教育 落實社會責任

建築學系主任/李芝瑜

銘傳大學建築系秉持協助社會、回饋社區的社會設計責任,自2012年起開啟「高山上的建築課」系列課程,今(2019)年11月建築系兵分二路,由老師帶領大二和大三學生赴奎輝國小和楓樹坑進行實構建築工作坊,分別完成共享書屋和好楓戶生態廁所。

蓋書屋、生態廁所 銘傳建築高山上課
奎輝國小工作坊,由建築系李芝瑜主任和單世瑄老師帶著大三王振豪、曾沁雅、彭翊軒、高慧庭、秦漢永、許奕堃等七位同學前往桃園市復興區的奎輝國小建造書屋。施工時間共分兩梯次,第一梯次11月2-3日完成書屋結構部份,第二梯次11月23-25日完成書屋外觀與內裝部份,落實服務偏鄉小學的大學社會責任。
楓樹坑計畫,則由褚瑞基老師帶領大二李庭佳、廖妤涵、林家伃、董念穎、王振宇、尤煜傑、謝長睿、林品寬、楊又霖、劉昱辰、侯正祥等11位同學,於10/1-30推動楓樹坑農村生態廁所建造案,為在地農戶建造一座示範型生態廁所。
在楓樹坑體會難得的實構經驗
參與楓樹坑計畫的林家伃同學表示,楓樹坑生態廁所為一次難得的1:1實構經驗。大家從豐富建築術語開始,認知到圖面和實際比例的差距,然而從老師口述到最後實際開工,包括基礎的地基開挖、放水線、砌磚,每個細節由小至大缺一不可。同學從實際摸索中成長,快速了解課堂上一知半解的建築術語,跳脫想像貼近實際,體會建築建構的不易及開挖時對於大自然生態的侵害,重視虛實間轉換的種種細節。

融入原民特色圖騰 孩童環抱進空間

曾沁雅同學分享參與奎輝工作坊心得,當知道有這個社會責任計畫的時候,同學們都相當興奮,因為是一個相當好的機會,除了能發揮所學,也能藉這個機會回饋社會。計畫初期,團隊成員遇到不少問題,包括基地大小的限制,加上經費不充裕,必須在有限環境及經費下,設計出最適合國小小朋友的書屋。
在整個設計中,團隊成員首先的想法是讓小朋友能體驗特別的空間感,再來思考如何加入綠化的元素。整個設計外觀結合泰雅婦女紋面的意象,融入泰雅族極具特色的菱形紋路,結合當地豐富的竹林資源,加上黑、白、紅元素,創造屬於奎輝國小的獨特學習角。進入書屋的孩童們,像是被邀請、環抱進入這個空間,也傳達我們希望小朋友都能在書屋裡,有個愉快又安全的戶外學習空間經驗。

融入各種想像的學習角

在外部空間的舖面上,我們邀請小朋友們加入畫布與編織的設計,在三角型的布上畫出對這個學習角的各種想像,空間中也帶入綠意。利用竹筒作垂直的綠化,以圍籬跟吊掛的方式,讓空間氛圍更加有趣。
施工時,一些無法事先掌握的基地限制,讓我們必須在不影響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現場調整細部施工方法,以因應各種突發狀況。好在奎輝國小原本就有經驗豐富的土水工班在施工,他們知道我們工具不足,除出借他們的電動工具,還到處幫我們解決問題,讓我們感到十分窩心,也體驗到書本上無法獲得的實作經驗。
高山上建築課延伸偏鄉和農村
奎輝國小工作坊從人文面向思索,與生態保育永續建築的觀念,設置具有特色的原民教育、推廣展覽與創生的場所空間,帶動文化、生態、知性的部落生活體驗。而「楓樹坑計畫」則需要面對真實業主的需求,提供積極的設計意見回饋,並在短短三週時間內,完成由基礎、鋼構架、木組架以及雨淋版式的建築物體。學生透過直接參與,很快理解到建築建造的基本原理及知識,並開啟了學校與社區間的信任。
銘傳建築系師生每年都會參與不少社區營造、社區創生及城鄉環境改造的社會設計責任計畫,並自2012年開始致力推動高山上的建築課,至今已延伸到許多偏鄉或在地農村的地區。其所提供的價值,不僅是對學生實構建築教育的實際操作訓練與溝通力的培育,更重要的是大學與大學生對於社會設計上的一種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