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啟翔 人生路途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或是遇到挫折,或是環境遭逢變故,這些事件可能讓我們感到憂傷、失望、沈重、壓力…,當不知如何紓解這些負向情緒,或是找不到因應困難與解決問題方法的當下,腦中可能閃過「那就放棄吧!」的念頭。 而我們也曾體驗過,當我們走過挫折或超越困難,就會發現的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命經過歷練會更加有彈性、學習到更多因應問題的能力與方法,也能感受到生命更加開拓與豐富。 人生本是學習的旅程,我們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調適失落與沮喪的情緒,也不是一開始就懂得因應困難的方法,而是每次從摔倒中爬起來逐步學習而來,就如同嬰兒學步,一步接著一步,逐步才學會。 一般容易感到的壓力的來源分別是,生理疾患、家庭問題、學習和就業壓力、情感挫折、經濟壓力、人際衝突與孤立、情緒困擾、自我中心的想法等。但這些都不等於人生的全部,只是當我們被困在其中時,似乎覺得生命就只有這些困難,而難以去思考與體會生命仍有其他的部分與成長的可能。 特別當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經驗,是帶給我們較為負向因應方式的時候,像個性容易衝動偏激、愛恨強烈與情感較為脆弱、挫折忍受力低、追求完美與憤世嫉俗、消極悲觀與多愁善感、自我要求高和自我肯定少等,多半會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較不順遂、不快樂、易受傷害。然而負面的思考和因應方式是可以透過溝通、學習、引導來轉化改變的。以下幾點可做為增進我們身心健康的方向: 一、養成正向思考的習慣:事物的意義,端看個人所採取的觀點角度而定,我們目前所採取的觀點可能使我們固著在某一個困境,觀點乃從經驗中學習而來,所以新經驗可以帶出新觀點,而新觀點也能引發新經驗,不急於一下馬上有大轉變,發現到不合理的期望並修正它,專注於現在,一天有一天的收穫,就能預見生命的改變與盼望。 二、增進問題解決的能力:生活中時時有可學習的素材,“問題”不是來破壞我們,乃是提供我們成長的素材,從思考問題的解決,讓我們感到生活不是一成不變,原來我們可發現新的idea來嘗試解決問題,而新的行動會帶來新的體驗,或許一兩次行動與嘗試尚無法解決問題,但逐漸會看到原來我們也能成為自己生命的愛迪生。 三、培養壓力調適的方法:壓力是生活的浮標或訊號,提醒我們要注意生活的平衡或更多去發展內外在的資源與能量,增加對環境的掌控感,而讓壓力在正向的助力範圍內。壓力調適的方法可從瞭解分析壓力源,學習更有效的方法來因應造成壓力的來源,以及尋求社會網絡的資源與協助,並透過持續的行動來因應。生活不會沒有壓力,但壓力也是幫助我們發現與提升潛能的朋友。 四、建立社會資源網絡:人際關係中的支持、信任與親密,對個人的幫助相當重要。因此平時透過與親人、朋友的聯繫,分享生活與心情,在我們遇到困難、沮喪、難過時,就是我們最佳傾吐與獲得支持的對象。也許會覺得自己並不善於表達或建立關係,但只要願意開始學習就不會太遲。 除此之外,社會上還有許多的支持資源(例如:心理衛生中心、生命線、張老師等),也是我們可尋求幫助的對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