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一枝草,一點露;荏荏馬,也有一步踢;大隻雞慢啼。」都是提醒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有有別於他人的個性、能力、興趣與性向,只要運用適當的方法,輔導其個性、能力、興趣與性向加以適性揚才,必能達成行行出狀元的理想。而古云「有狀元學生,無狀元先生」更意味著每個學生都具有無窮的天分與潛能,這些潛能的開展,在古代須靠學生自行摸索,偶遇知人善任的私塾教師啟迪,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但無法普及。在資訊科技昌明的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與競爭力。因此,政府重視正規教育機會的普及、建置資訊科技傳播工具網絡的便利性,豐富網絡媒材的內涵。即便如此,學校教育對於個人的適性輔導,仍然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任務與功能。

首先,學校提供多元又卓越的教學環境,使不同能力、興趣與性向的學生,都能依其個別差異,選擇自己最有興趣的科系學習,透過學校提供的軟、硬體設施,精緻教學環境的充實,安排正式與非正式課程,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學習到多元又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有助於個人潛能的開發與能力的展現。

其次,學校不惜成本聘請最優秀、學有專精的專業師資,依據校、院、系所規劃的核心能力與課程架構,有系統、有組織、專業化、制度化的教導學生,並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最適切的教學與輔導,使每位學生畢業之後,都能獲得產業界所需的專業知能與謀生能力,成為產業及國家社會的菁英。

再次,學校訂定嚴格的考成機制,有別傳統師徒制般的傳授方式,使學生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之後,必須經過嚴謹的成果考核,以發揮獎優扶劣的精神,激勵成績優異學生持續向上學習,也輔導及協助進度落後的學生知所改善,進而努力向學,達成個別輔導的目的。

二十世紀美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杜威曾說:「學習就是經驗的不斷改造」,因而倡導「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方式。就是期勉每位同學要把握好學習的每一個機會,從學習歷程中好好的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從中體會讀書與學習的樂趣;像海綿般的不斷吸取新知,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學習為人處事與待人接物的道理,厚植未來邁向升學、職場就業或創業的人脈資產。

學習機會的把握,在在操諸自己的手中,故閩南語有云:「靠山山會崩,靠水水會焦;自己栽一欉,卡贏看別人。」藉此,要鼓勵各位同學,銘傳是一個學習的好校園,大家要積極向學,把個人獨特的優點、能力、興趣、性向與潛能好好的發揮,以達成適性發展的終極目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