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

【825】專業開講/全局式學習的教學設計

前一陣子友人介紹我看一本書:《全局式學習-7大原則提升學習效率》(大衛.柏金斯著,黃敦晴、李岳霞譯,天下出版),提到讓學生能看見學習全貌的重要性。如果一門課程可以設計適當的問題情境(或以該書的觀點稱為遊戲),是日常生活可見的問題,而解決該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或態度就是要學習的內容,這將讓所學習的內容有了馬上可以驗證的場所。而這種讓學生可以即時驗證所學價值的理念,對於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知識的保留和應用是非常有助益的。 ﹣﹣﹣ 《全局式學習》作者大衛.柏金斯(David Perkins)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與人工智慧學博士,有超過25年致力於學習、思考和創造力的研究。柏金斯同時也是哈佛大學「零點計畫」(Zero Project)的創辦人之一;該研究計畫以了解人類認知發展與學習的歷程,促進更好的學習環境為宗旨。世界知名的哈佛心理學家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稱許柏金斯為當代「最了不起的教師」。同時嘉納也大力推薦這本書,認為從柏金斯所提供的教育理念實踐以及充滿洞見的論述中,讀者將可以找到實踐自己教育藍圖的道路。 作者柏金斯提出全局式學習的教學理念,認為「學習應該像打一場棒球賽,讓每個孩子可以看到課題的全貌,而不是支離破碎的課程片段;讓他們從簡易版著手,建立起學習的整體觀念,那麼學習也可以像打棒球那樣令人期待和振奮」。為了宣揚這樣的理念,作者在書中揭露了七項原則,很能感動筆者的心,這也是這幾年來筆者在教學現場很深刻的體會,衷心希望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也來演練看看,體會它對於學生可以產生何等大的學習樂趣和深遠的影響。這七項原則分別是1) 掌握全貌、2) 讓課題值得學習、3) 加強困難的部分、4) 客場經驗、5) 發覺隱藏的層面、6) 跟隊友及其他團隊學習、以及7) 學會學習。茲摘要分述如后。 掌握全貌 Play the whole game 全局式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如學習打棒球。打一場球賽總比單純練習揮棒好玩。在學習棒球的歷程中,我們也清楚地知道每一種練習在整個球賽的價值,例如,跑步、接投球、打擊、了解比賽規則等等,這也讓透過棒球比賽學習棒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即或我們最終可能不像職業棒球員那樣的專業,我們也都能學會打一場有模有樣的球賽。再如學習游泳,容或有人會質疑在學會游泳的各項基本技巧,如打水、換氣等技巧之前,學習者如何能擁有學習的全貌;但不可否認的,學習者在藉由觀看專家的游泳過程中,也已經在心智中建立了游泳的全貌,這將有助於他們後續學習各項技巧的整合。 因此,提供以問題情境為根基的教學,透過設計好的「簡易版遊戲」,提供學習者門檻經驗,是協助學習者掌握全貌的關鍵。在這個簡易版的遊戲中,讓學習者經歷形成假設、解決問題、解釋、申論到證明等歷程,並聚焦在學習目標事物上。此外,全局式學習也重視真正理解的展現:也就是能在新的情境中進行靈活的思考與表現,而非一味的重覆既有刻版的舊模式,這樣的學習模式含有創意的成分,誠如作者所言:「畢竟如果每一場比賽都一樣,就不是比賽了!」 讓課題值得學習 Make the game worth playing 掌握全貌,已經為學習者的學習提供內在動機的強化,因為學習變成了有目的,是能夠與生活環境產生連結的。接下來便是在內容和方法上,讓課題變得更值得學習。前些日子,看到李家同教授大聲疾呼:讓學習從根本開始,筆者不禁思考所謂的根本為何。回想過去在學校的學習,不免感傷。過去為了考試所學習的種種知識,似乎與生活嚴重脫節,花費十數年光陰苦讀所學會的「知識」到今天免不了沉落於遺忘、誤解與不知所用的迷茫大海中。或許我們可以思考哪些知識才是可以跟生活產生連結且能廣泛應用的知識根本(這當然不包括一般的實務應用手冊),而這些知識的根本可能包括「各種衍生性的知識主題以及闡明關於人性、社會、種族以及知識本質的根本問題」。誠如作者所呼籲的:「我們最重要的選擇,是選擇要學生學習甚麼?」 方法上,可以善用學習的開始,建立引人入勝的氛圍。運用理解式教學,讓學習者經由理解的思考與表現,產生對學習主題的成就、動機、與深度的投入。此外,對學生保持高度的期待(例如,同學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這對你的確有點難等類似的話),協助學生逐步建立自信,以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最後,提供選擇的文化,提供適當難度的挑戰及善用能夠刺激想像力的工具,都是能夠讓課題值得學習的好方法。 加強困難的部分 Work on the hard parts 任何學習過程一旦進入深度學習時,難免會遇到障礙。針對這些可能的障礙,可以在全局式學習中,刻意安排有目的的練習。透過學習評量給於學生豐富的回饋,避免給予膚淺的回饋(例如論述要再具體點),並給予應用這些回饋的練習機會。透過運用這些抽離的練習再回到全貌整合的學習節奏,協助學習者跨越學習的障礙。此外,教師若能對所授課程,發展所謂的困難理論,描繪出可預期的學習困難,並據以安排適當的學習活動;再針對困難的部分,設計所謂的「練習曲」融入全貌的設計,也可強化困難部分的練習。 客場經驗 Play out of town 作者指出「學習轉移其實就是一種客場經驗,把平時練習與比賽學會的技巧和心得不只運用在原來的情境中,也應用到其他可能的情境」。然而,學習轉移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容易。老師如何在教學中創造「轉移」的經驗,讓學生有「學以致用」的能力呢?關鍵在於學習者學習的方式必須有利於轉移。 根據作者的研究,轉移可以區分為「高階」與「低階」。高階轉移牽涉到抽象思考,能夠經由深度理解及廣義歸納,找出事物間的關聯;相對地,低階轉移則只是針對情境間特徵因素的歸類所產生的複製性反射行為。如果在學習中提供足夠時間與情境協助學生融合不同的情境特徵,那麼低階轉移是很有可能發生的;而在學習中若能納入更多的抽象思考,高階轉移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論何種形式的轉移,教師的引導以及刻意營造的客場經驗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發覺隱藏的層面 Uncover the hidden game 學習課題背後往往也應用一些策略,然而,當教師與學習者只專注於體驗和練習表面功夫時,很多有關於策略的重要部分就被忽略了。其他諸如隱藏的因果關係、問題、權力等等有都有待我們去發掘。一旦發現這些隱藏的元素,我們便可將之融入全局式學習的一部分,改變教與學的策略。如果我們能幫助學習者活用自我學習管理,統整隱藏在背後的問題、策略以及因果關係,他們便有機會得以進入「深度學習」,找到學習的樂趣與動力。 跟隊友及其他團隊學習 Learn from the team…and the other teams 融入全局式的學習既然是與生活相關聯的學習,自然抽離不了社會學習的範疇。不管是小型的雙人分組或是大型的團體分組,我們都可以去思索不同的參與架構如何協助學習者更能掌握學習的全貌,使彼此的互動與支援讓課題變成更值得學習,加強困難部分的練習,發掘隱藏的學習層面等,並為學習者的自我成長帶來更寬闊的視野與學習動力。 學會學習 Learn the game of learning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學習的課題,協助學習者學會學習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扮演駕駛的角色,讓他們體驗方向盤在手中的滋味,理解每一個學習重點,建立屬於自己的門檻經驗,並且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而非扮演乘客的角色,單純地在旁邊觀賞風景,遺漏許多學習的重點。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學會學習事實上已經變成我們最需要學習的一件事了。 結語 在過去十數年的教學過程,筆者逐漸體會到聚焦課程核心的重要性,如果課程設計能安排在學習的期間,帶領同學在具備全貌的情境下體會所學的價值,並對學習全貌有所理解,絕對是有助於產生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這便是全局式學習的基本概念。此外,運用全局式的學習設計,帶領同學即時體會所學的價值,對於燃起學生熱情,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效也有非常正面的貢獻!誠如作者柏金斯所言:「雖然我們無法點燃所有人的熱情,但完全不在乎,且不志於此的老師是最糟糕的,比理想破滅的學生還叫人失望」。 全局式學習的七大原則或許不是一蹴可及,但從協助學生掌握學習的全貌,讓課題變成值得學習及向隊友、其他團隊學習等原則是我們開始行動的起點。特別在設計課程之前,筆者想邀請大家思考以下基本關鍵問題:在您的課程中,也許不要教那麼多是好的,但在確保深度學習能夠發生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您要您的學生學甚麼?其價值又何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