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

【821】銘傳大學學生學習成效與核心能力的評量

醫療資訊與管理學系主任/張可盈.電腦通訊學系主任/江叔盈 編者案: 第二週期系所評鑑於今(2012)年3月份開展,經過第一週期的系所評鑑,各校應已建置了優質的學習環境。然而學校的規劃與理想能否達成,端賴同學們自已是否願意投入學習。因此,第二週期系所評鑑將以是否落實學生學習成效的評量為重點。2012年3月出版的《評鑑》雙月刊,特邀請本校江淑盈與張可盈二位主任,分享本校如何推展學生學習成效與核心能力的評量工作。 ﹣﹣﹣﹣ 銘傳是台灣最早一所由私人設立的女子商業最高學府,於民國46年創立。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後,台北福山校區已經面臨飽和,因此於82年成立桃園校區,為的就是提升教育品質以造福更多學生。在包德明創辦人與李銓校長的努力付出之下,終於在86年8月奉准改制為「銘傳大學」。 通過美國MSCHE認證 學生學習成效評量受肯定 改制後的銘傳仍然持續精進,並自95年開始展開「美國中部各州校院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Middle States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MSCHE)的認證歷程,97年取得準認證資格,正式邁入第三認證階段的「自我研議」,最後在99年順利通過美國認證,成為「亞洲第一所美國認證大學」,並以此國際認證資格成為第一所獲教育部核定免100年大學校務評鑑的大學。 這些成績都顯示,銘傳大學在提升教學品質的理念及有效增進學習效能及專業能力的努力,已受到各界高度肯定。 銘傳畢竟於十多年前才升格為大學,在許多人傳統的觀念上,學生素質不及公立大學與老字號的私立大學。然而在學校努力栽培之下,學生畢業的表現已超出大家預期。 根據主計處統計,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在過去5年由4.23%增至5.98%,但銘傳大學的畢業生就業率逼近百分之百。根據許多民間調查結果,銘傳畢業生亦表現亮眼,如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的「大學畢業生評價調查」,2009年銘傳畢業生評價高居全國大學第8名;2010年5月出刊的Cheers雜誌「1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銘傳大學在企業最愛私立大學總排名亦名列前茅。這樣的表現,可歸功於學校有系統、有目標的教學制度,再配合學生學習成效評量反思的結果。 校定基本能力與檢核方式 為了解學生學習的成效,銘傳大學訂定了全校性之基本能力,並以會考、證照、可量測之數據,作為基本能力的檢核方式,基本能力與檢核項目相關之說明簡列於表一中。其中基本能力分為服務學習、英語能力、資訊能力、中文能力及運動能力等,並且每一項能力均列出相對應的檢核方法,以期能夠具體化地評量出學生之學習成效。 為宣導同學了解基本能力之實施及提醒同學基本能力達成之成效,以作為畢業門檻的檢核標準,銘傳於資訊系統的學生事務系統中,呈列每位同學對於基本能力之達成率,同學上網登入各自的帳號密碼後,可隨時查閱,導師亦可追蹤其導生的完成狀況,關懷需要輔導的學生。上圖即為本校學校網頁的資訊系統中所顯示的狀態。 此外,更搭配修習相關課程之方式,於課程中協助與輔導學生達成基本能力,作為教學目標與教學成效之評估。例如:在資訊能力方面,大一新生開授資訊科技應用課程,於上學期教授兩種電腦軟體Microsoft Word或PPT(Power Point),並於課程中提供相關資訊以輔導學生報名TQC(企業人才技能認證)考試,演練模擬題庫等,以期提高學生通過率,達成基本能力之目標。 系定核心能力與檢核方式 除了校定之基本能力外,各系所亦依照其專業方面之需求,訂定各自的核心能力與基本素養,並且列出相關之檢核方式,以期朝公平客觀的方式,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全校各系所透過每年撰寫「年度評量報告」與蒐集評量成果之資料,經由各科授課教師的彼此討論,以了解實施成效,作為下年度授課的改善依據,確實做到PDCA(Plan, Do, Check, Act)的概念。 首先,每系所必須先訂定各自的「教育宗旨與目標」,其次建置相對應的「核心能力」、「評量尺規」與「測驗藍圖」。在每年的「年度評量報告」中,則依據上述項目,分析該年度的核心能力達成目標之狀況,最後撰寫「評量結果改善策略」。各系所開設的必選修課程,必定配合各系所欲達成的核心能力來規劃,並系統性地做出連結對應,因此,當學生修習了某課程或做了某活動後,依照各課程/活動所訂定的評量尺規,決定其學習/活動成果,據以分析達成核心能力的情況。舉例來說,醫療資訊與管理系專題報告的評量尺規如表二。而圖二則顯示醫管系同學對於該系所訂定的9項核心能力(1a~1j)達成狀況之分析。 系定核心能力與檢核方式 銘傳各系均訂定各自的學生學習基本素養,以檢視學生學習狀況,作為系所教學回饋的反思。以電腦與通訊工程系為例,其訂定的基本素養包含程式設計能力與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並且以程式設計和微積分課程作為達成此兩項能力之基礎課程,其檢核標準為大一下學期舉行全院性的程式設計與微積分會考。 透過會考所設計之方式進行專業基本能力之檢核,可以避免教師面對同一科目、但不同班級評分標準不同,與評量內容之差異,以致無法比較整體學生的學習成效,因而難以直接分析學系設定之核心能力與基本素養之關聯。 程式設計基本素養與微積分核心能力相關的PDCA流程見表三,列出能力、學習成果、評量方式、評量時程,並且需要針對每次會考之結果進行成果分析與訂定改善策略。另外於表三的下半部,亦舉例說明醫管系的基本素養之內容與達成、檢核方式。 各系所每學期並會定期透過校外諮詢之方式,詢問專家學者意見,對於考試內容進行校外諮詢(如表四)。經由外部回饋意見,作為下年度施行調整之依據。 透過課程輔導學生考照 不以教師評分作為單一評估依據 各系所亦會透過一些課程,輔導學生證照考試,作為直接評量的方式,而不再以單一的教師評分作為評核依據。 以證照考試作為學習成效的評估有多項優點: 一、評核標準較具客觀性:以公平公正且具有信度、效度之尺標來檢核成效,更具說服力;二、提高學生學習的動機:學生透過修課取得學分,同時亦得到多一個證照。 以電通系為例,相關之課程與證照說明之關聯列於表五。透過課程輔導考取證照的方式,讓每一年兩、三百張之國際證照,展現系所之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評量之公正客觀成果。 (本文轉載於《評鑑》雙月刊36期2012.3)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