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55期

第22屆品德教育組第三名:找回自己/應中延五吳俊霖

作者:應中延五吳俊霖 【找回自己】   曾經聽聞一位哲學系的朋友說過,他認識一個學長,學長每天課餘將自己用繩索纏緊,然後在學校草原、水泥地、磁磚地上蠕動前進,不理旁人,恍若未聞,說是為了模仿蛇、感受蛇的各種覺受,以追求其所欲探討的哲學境界,我佩服那位學長的勇氣與想法,但也同時感到讚嘆,這不也實踐了禪的精神,一心一用,開放自己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萬物的肌理,甚至是天道嗎?如果我們無法放下自己身為「人」的身段,那又要如何契入自然之中呢?      記憶一回在帶兒童營隊的過程中,有一位八歲大的孩子跑來問我:「哥哥,你覺得是大象比較大,還是螞蟻比較大?」「你覺得我、大象和螞蟻比哪個大?」連續聽到這兩個問題,我訝異並且讚嘆這孩子的慧根早露,於是我試探的問:「妳覺得呢?」女童答曰:「我覺得大象雖然大,但我的圖畫紙畫不下;螞蟻看起來小,但我圖畫紙可以畫滿滿的,媽媽說我在畫大象或螞蟻時,我們是一樣大。」我很慶幸這孩子能得到一個如此好的家庭教化與涵養,所以我笑著回答:「是一樣大。」果然幾年後,這孩子自發出家,現在於南部的某座山林佛寺中修持。     心量之大,之平等無礙,才有可能看透真空之相,才有可能對天地萬物展懷慈悲,楞嚴經說:「出於聞中,入流亡所。」藉由「聞與見」、藉由觀察、瞭解、熟悉最後轉化而突破執相,而入法性之流。曾經在一部標榜喜劇的電影裡聽過一個富有哲學思考的理論:「你的生命是條長河,如果你一直致力的目標不是你的命運,你永遠是逆流而行的。但你會無數次的追尋、思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命運,這時候,生命的長河,就會送你去該去的地方。」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懷疑」或者「情緒」的生成,絕對是件好事,只是如何找到那個令我們躁動不安的事務的本質,穩定下來問問自己,此刻你的心,「安」在哪裡。我曾經這麼向友人說過:「當你感覺到空虛、茫然、不踏實時,這就像你內心有一個很大的坑洞,平時被塵土與樹葉遮蓋住了,你隱隱然知道坑洞的存在,但你無法真切的察覺。今天當你意識到這件事情,便是塵土與樹葉已不再遮蓋坑洞,你的下一步,就是要尋找能夠填補這個坑洞的東西,或許是水或是用沙土,當你找到填補空洞的東西之後,想想看,你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填,你的心才會感覺到安穩、盈滿與豐足,這個才是你最後的答案!」我們日常的雜緒與不安,其實就是那個坑洞的表現,也正因為這個坑洞的存在,使得我們無法真正的獨處,無法真正的感覺到平穩與安寧。 常常我享受著,當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處的時候,可以不必太多話語,便能互相感覺到寧靜、平穩、安適,彷彿彼此都沉浸在同樣的靈感當中,或者這也可說是一種神秘的默契。於我而言「孤獨」其實是一種圓滿、一種平穩與自在,不是空虛到發慌的「孤單」,也不是自我封閉的「孤僻」,進而再作解釋,「孤獨」應該是:恆常抱持著真誠的心,對待與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真誠而不矯柔造作;恆常信仰著自己的理想,感應與探求生命中的真正意義,有所堅持而不偏頗頑執;心境能夠恆常自在來去,無所罣礙,例如《愣嚴經》中這一段:「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心識感官的不執不著,回歸本質的態度。   宗教當中常教人怎麼靜、怎麼維持平常心,我們的問題都在於「怎麼」,而不在於靜和平常心的本身,後者只是態度的表現,前者才是影響態度的根本原因,所謂「怎麼」即是「如何、用什麼方式」,但當我們詢問「怎麼」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問問自己,我們是「怎麼」過平常的生活,我們能不能夠享受生活,包含其中的一切苦樂憂喜,或者甚至是我們是否「感受」了生活?唯有如此,我們才有可能尋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他人的經驗世界裡的答案。所謂的「品德」拆開來即為人品與道德,前者關乎自己的修養,後者關乎社會的交融,於是在我們談論品德教育之前,我們必須明白先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是否能夠完完全全的享受生活當中的一切喜樂與苦難,為有當我們可以全然的開放與接受時,「品德」才會有機會真正顯現。   如何面對社會的冰冷,便是在心中常保真誠與感恩,有了真誠與感恩,所有「禮貌」的言詞才真正具有含意,真正的品德教育不只是言詞、身教,更多的是學著去「感受」,感受各種人事物的真與誠,這個社會的冰冷起因於我們都害怕受到傷害,所以戴起了面具,人與人有了距離,並以為這個面具就是真實的自己。傷害雖然沉痛,但不正是因為受過傷害,所以我們更懂受傷的苦,往往在我們遇到苦厄與困境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問:「菩薩在哪裡?」--曾經我們因為付出,最後卻以傷害結尾,於是我們開始封閉自己,無形的逃避人群,冷漠旁觀世事的發展,以為這樣便是「通達」、「看破」;我們總是希求外界的援助,卻始終不反求諸己;我們因此等待他人的付出,卻以「冷漠」為最佳的回報。   如果有人問我菩薩在哪裡,我會回答菩薩現在不在你心裡,不在佛經裡,但應該要是在你心裡,不僅要在你心裡,也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各種應對裡,「菩薩」就是道德的顯現,所以當我們在探究「如何活在生活中?」、「如何具有完美的品德時?」時,我們必須先思考「我們是否能夠先享受生活?」、「我們是否能夠對生活中的細節處處留心?」我們的不安大多來自於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種種不愉快的經驗,這些看似外來的影響,卻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造作,記得我曾經做過一個降妖除魔的夢,夢中遇見不久前圓寂的聖嚴法師,法師獨自在山邊小路走著,面容和藹的答應了我的請求,整個夢境的過程彷彿在告訴著我,所降的,還是自己的妖;要除的,也還是自己的魔。很多時候,找回自己的過程就像是武俠小說中劍士的落難,你只有堅定的提起劍,才有可能重新站起來,與其我們坐著想自己應該怎麼做,倒不如多出去遊歷,看看社會各個層面人民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或許因此我們能儘早找回自己,找回自己,才有品德可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