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訊

【105W】建築系再開拔高山上課 聚落協力營造工作營

【本刊訊】建築系近年來持續推動「高山上的建築課」活動,帶著學生到山上為原住民部落實地進行實構築工作營。該系單世瑄與梁業琦兩位老師,繼三年前於桃園縣復興鄉比亞外部落協力營造「藍腹鷴生態小學堂」之後,1/11-21、2/4-11分兩梯再次帶領十幾位同學,進行「高山上的建築課系列三」部落協力營造工作營。

這次的部落構築,來到泰雅族北勢群非常重要的大安溪流域。大安溪在泰雅語中,是為「男人河」,而大甲溪則為「女人河」,此一別名源自北勢群的洪水傳說,在悠悠亙古的河裡,男人女人因犯忌投入氾濫的洪水中,河水一路長鳴,逸邐而下,至此成為群山縱谷,溪水巨石,在今日朔風起落的蒼茫時分,依稀獨見悲情的美麗與哀愁!

此次部落協力工作營的合作者,為終年於部落推廣苧麻傳統產業的野桐工坊,負責人為「人間國寶泰雅染織工藝師」尤瑪達陸。三十年來,伴隨著嗚咽奔流的溪水,在象鼻部落的河畔溪旁建立野桐工坊,用纖細的麻線,穿梭經緯的織機,編織出一幅幅美麗的布織,讓美麗與哀愁的傳說,依然流傳。

而此次「高山上的建築課系列三」即是希望為此美麗的傳說,疊基架屋,構築竹構,增添織物的詩情。而此一系列的任務,主要是為工坊,進行全區的規劃設計,創造設計、傳承、 交流與學習的國際平台。也協助部落構築建築表情的竹構單元。讓部落的族人再次認識自身的優點,創造機會,達成共享共作的美德生活。


工作營共分為兩梯次進行,第一梯次是從了解部落開始,進行部落踏查與紀錄,將泰雅爾族的生活節奏與傳統經濟,重現於「野桐工坊苧麻創設聚落」規劃,內容包含微創聚落、產學聚落、國際交流聚落與循環經濟生活聚落等。第二梯次是將聚 落的傳統竹屋重新換竹更新,將第一梯次所採集的竹子進行粗細、直曲的分類,進行竹子的裁切、去竹心、對半切分與打孔的工作,並開使烘烤防腐。完成以上看似 簡單卻繁瑣的步驟,才可進行實際構築的置換工程。

此次工作營所有的同學,皆是以無償與協力的方式參與,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自力烹煮膳食,紀錄部落傳統生活的良善行儀,學習耆老的古老智慧,薰陶於大自然的美好風景,將其轉化成設計的創新思維。期許這次工作營中的學習與投入,成為對同學有意義的的磨練,也成為建築教育中實地教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