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專欄

專業開講|新媒體類型公共藝術的發展

新媒體類型公共藝術的發展

文。圖 / 建築系副教授 / 褚瑞基

銘傳大學有數媒系、品設系、建築系;這三個系的學習內容如將其揉合後,就可成就一種新媒體類型公共藝術。
要定義「新媒體藝術」太沉重;用一個較為一般通俗的認知,所謂「新媒體藝術」便是運用「新科技」去進行藝術的探索;而其關鍵來自於兩項:一、相較於傳統藝術的生產,它透過「科技」介入進行生產;二、相較於傳統藝術形式的呈現及體驗,它較為動態、彈性、多元,及互動。
在公共藝術的領域中,「新媒體藝術」有其本質上的問題,很難被接受;其原因來自於「新媒體藝術」有其維護以及後續管理的疑慮;一般機關很難接受一種後續維護困難的「藝術」;此外,新媒體藝術儘管強調互動的個性,但其為一種以程式指令,或是以固定機械或是數位模組所引導的運作,其重複的知覺經驗,會導致藝術體驗的疲乏,而最終讓藝術體驗失去效果。
儘管有這兩項缺點,但自從公共藝術的制度於1997年被建立後,「新媒體」公共藝術自2000年起便不時出現;一開始先以一種實驗型的方式出現,接著配合公有建築的屬性( 常是科學園區設施、捷運、學校 )而逐步成為一種可被接受的藝術型態。
根據「新媒體藝術」類型中最常被看到的數位類型作品,分享給大家,同時也鼓勵銘傳設計學院能有機會由數媒系的課程結合資工、品設、建築,一起參與公共藝術的設置。
數位型公共藝術
最早以「新媒體藝術」呈現在1%公共藝術設置中的來自於幾位藝術家及團體,包含: 林書民、陶亞倫、林俊廷(青鳥)、袁廣鳴等;接著黃心健、許宗傑、林珮淳、江洋輝以及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藝術家團體,開始有一些作品出現。參與數位類別公共藝術也包含國外藝術家,這其中包含三浦光一郎等。其中值得提出介紹的幾件作品介紹如下:

化境 / 南港展覽館 / 2004 / 林書民
本作品以全像式攝影手法與雷射立體影像將手轉變成機械組裝之手,以此演繹過程象徵人類文明演化的經驗。當人們在走廊上移動時,向一個景窗內觀看,此時一隻手會逐步變化以手語姿態逐步改變。

旋 / 板南線昆陽站 / 2006 袁廣鳴/晶矽族群
在昆陽站地面層的圍欄上,有一片片玻璃,其中的人馬影像,具有一感應啟動裝置;當人們靠近它,它們開始搖啊搖,有如在人群茫茫中奮力前進。馬的意象暗示車的功能,車子載著我們前進,邁向目的地。

小點點的城市夢遊 / 2006 / 林俊廷
十字路口的等待,像是我們在城市空間中遊走的一段插曲,我們停下來觀看、無意識地冥想、作白日夢。這作品將生活中的視覺經驗-號誌小綠人,透過幽默、創意的簡單動畫及互動(透過人行道旁的紅外線感應器),將安靜的牆面,轉變成一個充滿趣味與想像的「城市舞台」;部分圖型由市民參與活動徵求而來。

86400 / 2006 / 許宗傑
86400顆紅色LED,代表著一天之中所有秒數的總合,但86400分成兩邊各43200;A側自一天當中的第一秒鐘開始就全部點亮,而另一側B側的韻律正好相反,隨著時間流逝,每過去一秒鐘便會有一顆燈熄滅。待全部熄滅後,下一秒鐘裡牆邊的第一顆燈又被點亮。這一件非常哲學性的作品有一個相當深省的啟發。
許宗傑在機場的另一件數位藝術型作品「途中」,則將利用120組LED字幕機同時顯示世界24個時區的120個城市名稱在同一個時空中,透過玻璃及鏡面產生時空交錯的迷離感,旅行中猶如在不同的「途中」移動。

藍天之子 / 2009 / 林珮淳
林珮淳老師曾在銘傳任教,2009在師大附中的作品是一件邀請同學即時互動的作品。以3D動畫及互動遊戲Beagle軟體,帶領同學創造一個虛擬的校園。當同學啟動互動機制時,他們的臉立即被擷取於作品中的一顆水晶球動畫內,它可自由飛翔於校園內各個空間。

數位型公共藝術在教學的應用
在數位型公共藝術中,目前對於國高中頗具吸引力,也能作為學生正規教育的補充教材及學習,甚至開啟學生未來生涯規劃的選擇。
大園國中於2018年完成的公共藝術組件中包含兩件大型的數位藝術。由「動態自造實驗室」(北藝大新媒藝術系畢業背景)所完成的作品,可擷取學生在螢幕前舞蹈或移動狀態,並回應螢幕中另一組對應身體的舞蹈;另一件作品則會展現學校樣貌的各種卡通化圖像,並進行演化,或由學生自行創作內容置入。上圖這兩件作品就深得學生喜愛,下課時,其前方常聚集學生跟其互動,或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
註:本文作者褚瑞基教授除在銘傳建築系任教外,亦兼教育部、苗栗縣、桃園市、新北市等地公共藝術審議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