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伊始,多位大三、大四學生以過來人的經驗談,提供給大一新生參考,特別提到不要茫茫然就過了四年大學歲月,如何探索未來、為自己人生尋求定位,同時找到好友,這些都是新鮮人的重要課題。

同樣地,一群高人氣教授也向新生建言,特別是主動學習與培養膽識和器度,重要的是要認識自我、發掘自我。此外,他們更建議家長不要過度在乎孩子的成績有沒有A+、A,學習放手讓孩子敢於去嘗試陌生事物。 大學就像西哲懷海德(Whitehead)所言有兩種主要功能:一是教育,一是研究。兩者均與知識有關。大學傳播訊息與豐富的想像力,這是大學最起碼的功能,若是這點都做不到,大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想像力的激發,可以轉化成為知識。

此時事實不再是單純的事實,而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線索。事實不再是記憶的負擔,而是激發我們夢想的詩人,也是激發我們企圖心的建築師。簡言之,懷海德認為「教育是探險人生的訓練;研究是心智的探險,大學則是年輕人與年長者共享的探險之旅」。 大學教師們應是一群具有想像力的教師,懂得結合教育與研究,以之成為「心智的探險」(intellectual adventure)歷程,進而引領學生一起探索並激盪出更多創意的火花。

顯然,這和當前只知滿足企業化、商品化的大學理念截然不同。 然而,現今的教育環境與體制已經發生巨變,光只是教學與研究當然不夠,教師的服務與輔導愈來愈重要。去年318太陽花學運不僅翻轉了公民意識,學生運用社群媒體進行網路直播,搶到話語權之外,更顛覆了國內數位匯流與媒體整合的進度。成功的媒體革命,帶動公民運動進入新的串聯模式;可是多數學生只是會技術操作,內容的產製與行銷,還有對於事件的真相了解與討論都還待強化、更需要獨立思考的判斷與訓練。這些都還需學校教師的協助與輔導,以避免像反課綱運動「占領教育部」引爆一位高中生之死的悲劇再現。

再者,學生是網路原生族,也是社群媒體的重度使用者,相形之下老師們也不能再守著往日那種單一專長的教學模式,跨領域學科整合或第二甚至第三專長的培養勢在必行。更是何況現在已進入機器2.0時代,在這個科技一直在變化且新的平台層出不窮的時代,最佳因應之道就是「把變化視為唯一的不變」。不過,光是注意到變化還不夠,麻省理工管理學教授艾力克.布林約爾松(Erik Brynjolfsson)更提醒我們:首先應學習如何做那些人類比機器更擅長的事情;其次,接受終身學習;第三,熱愛你所做的工作,否則很難出人頭地。 總之,傳道、授業、解惑之際,別忘了不斷充實自我,持續再創造。以此教導學生,也以此與現代大學教師共勉,祝大家教師節快樂!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