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大學面臨兩大壓力:少子化和網路高速發展的衝擊,前者來勢洶洶,所有大學幾乎備妥方案因應;後者則相對被動,因為未來趨勢為何,如今依然是人言人殊。少子化的壓力,大家的思考基本上是在「紅海」中想策略,此成效立見分曉,而且至關重要,因為其成敗直接關係到大學存廢,然而在全力衝刺「紅海」之際,也不能忽視網路高速發展對未來生活的衝擊,尤其是對大學的衝擊,如果僅是將大學定位課程的「客製化」「職技化」,則大學可能面臨「無生源」的囧境。

現今大學生,手機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是上課時不能用;網路是他們「知」的來源,但是考試時不能用,於是大學作為青年最接近社會的學習場所,確和他們的實際社會生活離得最遠。假如大學依然只是傳知、傳技,則學生不願上、不須、不想上大學,就可成為未來的時尚,那麼「生源少」、「無生源」也將成為大學存廢的挑戰。因此,大學的危機思考,不僅要應對少子化,且須考慮生源少的挑戰。 如果少生源、無生源的挑戰來自新的傳輸工具和網路的普及,則須擁抱、利用新工具,使之成為課堂必備工具;其次,在考試方面也應從測驗其記憶力轉為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些調整中,「大學」的角色就逐漸偏向檢核者,而不僅是傳道授業而已。

總之,「大學」須和新生事物相結合,大幅改變自己存在方式和內容,才能迎接未來,成就未來。然而角色轉變,可提升學生上大學的意願,但尚不足以因應未來青年求知識不必然上大學的新挑戰。所以大學必須在功能上有所調整,換言之,大學應強化網路世界欠缺的功能,此功能恰是論語的開首之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首先「學而時習之」,知識在網路時代可以自學,但無法從實踐、運用中加以驗證,而「習」在以往總被解釋為「學習」、「溫習」,然而從孔子青壯年的汲汲營營來看,應是實踐其道才是真正的快樂。

未來,青年可以自學,但是「大學」提供學子實踐其知識的試驗場,此一實踐場所允許試誤,可以糾正、重作,從而使自己「專業化」。其次是「有朋自遠方來」,人們在網路時代是社會生活的孤獨者,然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網路討論,難辨真假,面對面交談,人與人交流,依然是進步的根源,「大學」提供青年「國際化」交友的機會、理性討論的場域,大學校園有教有學,有問有答,真誠思辯,因為與國際接軌,進步快速。其三是「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網路時代人們躲在螢幕背後,無所謂「他人知不知」的問題,就算「知」也是假的,「大學」基於上述的實踐功能和互動功能,提供真正修養「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範。

大學是提供自我考驗、自我試煉的園地,是培養「君子」的地方,可使莘莘學子「卓越化」。「大學」果能如此轉型,必能體現出現代大學的未來價值,這樣的大學才能永續經營。

發佈留言